人狗未了情

#故乡##临沂#

秋天,总是会让人踏实起来。风光过,热闹过,也该沉淀一下了,要不,过两天冬天来了,我们可怎么办呢?

刘姓是我们村子里的大户,但也分了好几支,我们叫得上号的有“东五门”、“西四门”,实际上就是分了两大派。

从老一辈来说,“东五门”的人普遍实在,家乡话就是“本分”。我们家族就属于这一派,按照村里的传统习俗,这两大派各有一个“顶门户”的,有点像“族长”的味道,碰到什么红白喜事了都由“族长”来出头露面。我们的“族长”就是今天我要说的“主人翁”——二大爷。

人狗未了情

作者:桃花源里论人生

我们村处于鲁南小镇,典型的丘陵地带,“穷得出了名”的沂蒙山区。作为七零后,对“穷”还是记忆犹新的。我们这里管“大伯”叫“大爷”,“二大爷”就是父亲的二哥。

二大爷颇有威望,不管是“东五门”还是“西四门”都对他十分尊重。这不仅源于他的平时做派,二大爷是村里少有的几个解放前的老党员之一,且一直在村支部负责,直到退休。

我能跟在二大爷后面跑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在支部了。但他身体硬朗,个头又魁梧给人的感觉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嗓门高,性格直爽,只要他路过,大老远就能听到他和老乡们说话的声音。

记忆里,他就是我们这个家族的“顶梁柱”,大事小情一般都愿找他商量决定,就连夫妻吵架这样的“家务事”都找他调停。二大爷在我们家族说话可谓“一言九鼎”。

确实,二大爷是见过世面的人,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也都乐得向他跟前“伺候”,这关键还是他喜欢孩子,你别看他办起事来有板有眼,很严肃的样子,但对于孩子,二大爷总是乐呵呵的。

我深信人格魅力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无论过去多少年,当人们回首想起一个人的时候,最先想起的还是他的音容相貌以及由此而给我们留下的难以泯灭的那一抹微笑。

二大爷是村中少有的几家日子过得还算“宽裕”的,最起码在吃穿上比一般家庭要“利落”点。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过年了,二大爷是“族长”,家族祭祀请祖宗都是在他家,每到那时候,他家就是一个“会场”,我们小孩当然少不了这份热闹了。今天想来,我感觉当时都是为了“好吃的”。二大娘也是热心肠,供奉祖宗的那些“小零食”都散发给小孩吃了,那时候,一般的家庭是不可能有的,最多就是炒点花生留着过年,至于“点心”......你想都别想。

人狗未了情

我们那些发小,最经常去二大爷家的当属于我了,我们是本家,从情感上来说更不见外,就当成了自家。但我愿意去,还有一个原因——二大爷家喂了一只“阿黄”。

“阿黄”是二大爷家的一条狗,喂得胖胖的,个头也大,除了尾巴有点白梢,浑身金灿灿,就像今天有人喂的品种“金毛”,但那是一条“草狗”。

记忆很深,是因为我常去有了感情呢,还是那时候喂狗少的原因?

其实,那时候喂狗的也不少,但固定的不多,因为人都没得吃,哪有东西喂它啊?一般喂着喂着就成了流浪狗,爱上哪儿上哪儿吧。要不,怎么那时候“疯狗”多呢,我怀疑都是饿的!满大街到处流浪......

“阿黄”是豢养的,拴在进门院落东南角一个窝棚处,看家好样的,但是熟人没事,还可以过去“逗着玩呢”。

二大爷闲不住,我记得他是村里最先承包果园的,当家家户户都栽植桃树的时候,他的山林已经很有规模了。一年四季,二大爷都和他的果树打交道,从春天开始打药、施肥,到夏天就有熟的桃子......当然,我体会不出二大爷的辛苦,只是感觉每次上山,后面都跟着“阿黄”,胖胖的阿黄翘着尾巴,肥嘟嘟的大屁股一扭一扭的,我感觉二大爷特威武!后面就是跟着一个保镖。

都说夏秋是一年当中最忙的季节,但在小时候,我感觉父辈们活得“最田园”了,把贫乏活成了烟火气息,把农家活成了世外桃源。整日劳作的田野就是一幅画,农人就是这幅画的主角。最记是秋天,虽然收成很忙,但忙得有节奏,玉米,花生,大豆,谷子,高粱,地瓜......一茬接着一茬,看着家里的粮仓渐渐鼓起来,父母累得、乐着,从心里是高兴的。

帮不上忙的我们就像“放了羊”,自己找地儿玩去,晚上只要别忘了回家就行。我就天天粘着二大爷,阿黄和我成了他的伴儿,他山上的那些瓜果可没少吃!

人狗未了情

再忙,二大爷午后都要歇一歇。在果园地里,找个田埂背风处,抽上一袋烟,阿黄很听话,一般就是趴在旁边,两个前爪伸着,头稍微侧着枕在两个前腿上,密封着眼,我都有点“嫉妒”阿黄的悠闲呢!

最绝的还是二大爷训练得好,那是我最先见过的还能训得这么好的狗。当然后来有了电视,在里面看到的咱不知真假,但我真实见到的就属二大爷家的阿黄了。我印象里最深的,就是一次二大爷把工具落在山上了,由于急用,他在家中院子里拍着阿黄的头,“去山上把镰刀拿回来!听话啊,就在咱那小屋门口”,我当时听着就想笑,以为二大爷跟我们开玩笑呢。

一会儿的工夫,阿黄竟然真的叼着镰刀回来了!

二大爷训阿黄,就像训我们这些孩子一样。他时常对着阿黄絮絮叨叨,不仔细听,还以为他和谁在说话呢。看着二大爷满意闲适的神情,我意识到一位老人和他心爱的宠物之间感情有多深!我们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或许有限,但阿黄是天天摇着尾巴跟在后面——阿黄已经成了二大爷的一个陪伴了。

在我们家族,二大爷是高寿的,身体一直很棒。八十六岁那年冬天,在去澡堂洗澡时,不慎滑倒把胯骨摔裂了,手术后躺下,从此卧床不起,三个月后去世了。二大爷的葬礼是我在村中见过的最隆重的。

那时候,我已经外出上学了,半年回家一次。再次回家,我忽然想起了阿黄。母亲告诉我,二大爷去世后,大娘本打算把阿黄送人的,但是送了几次都没成功,不是去了以后不吃食,就是天天狂叫,人家心烦也就给送回来了。但是这一折腾,没多久,阿黄就不吃不喝,在一天夜里死去了。

人狗未了情

按照习惯,那时候农村一般都把死狗卖给了做狗肉的小贩。可是二大娘没有,她让家里二儿子把阿黄埋在了二大爷曾经侍弄的果园里,二大爷也葬在那里的。

我相信二大娘肯定也难过,她也说过不该把阿黄送人,如果不是这一来二去的,阿黄或许死不了......

二大爷已经过世将近二十年了,想起他老人家,我也会想起阿黄。或许是因为那段快乐的时光吧。但我还是经常想起二大爷说过的那句“狗比人强,‘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每每想起,我总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或许,人老了总是希望有人陪伴吧,我们人类只知道索取,在忠诚上真得还不如阿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沂蒙山区   镰刀   大娘   族长   果园   祖宗   支部   美文   村里   大爷   个头   尾巴   说话   家族   感觉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