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荷塘挖藕

冬日的早晨,薄雾,寒冷。我走出屋子,漫步到了墨水湖边。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去湖畔放松是一种好的法子。走在宁静湿润的步道上,心情格外愉悦,脚步异常轻松;蓦然发现右侧的湖汊藕塘里有一老者,他定是在挖藕吧。

这里是浩荡大湖北边的一个湖汊,在湖汊东侧人为筑起堤坝隔出一个小池塘。塘中原本满是荷花美景,不过此时荷叶荷花全无,只剩或黑或褐色的荷梗,横七竖八地留在塘里,宛若凌乱的箭杆。塘中的水已被排干,完全见底;那个老人在塘中淤泥里忙和着。他吸引了我。忽然,还有什么吸引了我,那是几只野鸭子或水鸡子或小鸊鹈,它们黑褐色的小巧身影穿梭于同样黑褐色的泥地与荷梗之间,如不定睛观望,实难发现它们,再细看,又见更多的水鸡子在塘里快速移动,低头觅食。这些小小的精灵在收获着塘中天赐的食物,那位老人也在忙着收获,互不干扰。

我从湖边找到小路,穿过树林,走到离挖藕人最近的堤坝处。眼前堆满黑色污泥,其中泛着青色与黄色,并无难闻之味,倒是真真切切的泥土气息。我不禁想到,这一定是上百年上千年的泥土吧;荷花确实是出淤泥而不染;世上的物种真是奇特,许多看似矛盾的东西却是不可分的,譬如这不见天日的淤泥与纯洁美丽的荷花。

再看那位挖藕的老者,头戴一顶有沿薄帽子,上身白衣,下身黄裤,好像着了防水的皮裤。只见他站在齐腰深的淤泥里,正弯着腰,双手用力地拔,片刻拔出一根藕来,约有四五节长,被黑黑的污泥包裹着,挖藕人将那藕在身边的一小坑水里涮了涮,放在了一边的硬地处。这是这一年日月精华、淤泥湖水造就的果实,待弄回家里,清水冲洗,便是白白净净,与排骨炖煮,便是香香美美。其身后有一小舢板,上面堆了些荷梗,挖藕人是认真地将那乱梗拔出并缠绕起来,放到那小船上的,我明白他不仅挖藕,还在清理这方荷塘。

挖藕者只顾埋头于自己手中的活,并不理睬我。我却有了与其交流的冲动。

我对他喊道:

“有冇得泥鳅啊?”

他答道:

“有,冇看到。”

“冷不冷?”

“哪能不冷呢?你下来试哈子。”

这时,只见一中年女子推了一辆三轮车过来,停在一旁。我想她是这荷塘的主人了,于是问道:

“你雇人挖藕,一天几多钱?”

“我们自家的藕自己挖。”

原来如此。我又问:

“挖完了,撒莲子吗?”

那女人笑道:

“不是的。是种小藕。”

我明白了,简单一句话使我长了一个见识。我告诉女子汉阳蔡甸一带都是雇佣年轻有经验的壮劳力挖藕的。她说,还有射水出藕等方法。我问:

“老人多大年纪了?”

“七十了。”

我立时一惊,挖藕者竟有这么大年岁了,还能跳到这冬日的荷塘里,进行如此繁重的劳作,让我生出满满的敬佩。

那女子告诉我,这个藕塘是她几年前下岗花钱购买的,可养鱼种藕;家里的老人闲不住且身体好,非自个下塘不可。

我再一次看那老人,只见他手握一短把铁锹,往前用力挖下去,然后再用力朝右甩到身后,每一个动作都是要费很大力的,在岸上都非易事,更何况在寒冷冬日的淤泥里。我想他的双手必定是粗糙的,他的腰杆必定是有力,他的身体必定是精干的。这便是劳动的妙处。我不禁想起祖祖辈辈生活在北方的亲人譬如我的爷爷伯父与父亲等,他们都热爱劳动,不愿整日不动歇息的;而劳动给了他们好的身体。确实,爱劳动者,健康;爱劳动者,长寿。

此时,湖畔的空中响起“嘎嘎”的叫声,抬头看周围的树上有鸟的身影,那是长长尾巴的灰喜鹊,它们成群结队地在飞翔跳跃嬉戏,难道它们也是窥视池塘中的美味么?猛然间,还见一只小小的翠鸟静静地落在池塘中间的荷梗上。远处的湖上,有两只雪白的鹭鸟在盘旋起舞......

2020年1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荷塘   堤坝   淤泥   污泥   老者   劳动者   池塘   湖边   湖畔   美文   泥土   冬日   散文   用力   老人   身体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