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的小年

在北方,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这一天拉开了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序幕,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

我的故乡豫西伏牛山区,过小年都烙发面火烧吃,就是圆圆的饼,大小不讲究,有甜的有咸的,日子称意的人家会做肉馅的。我小时候家住县城,日子紧巴,从没吃过肉馅火烧。不管好赖,家家都做着吃,绝不能去大街买,要不然就会被旁人指指戳戳。

吃此物过小年,乃千年留下的规矩,“腊月二十三,发面火烧祭灶官”,也就是说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制作品尝火烧馍,来祭拜灶王爷。此爷长啥样,为何祭拜他?小时候总没弄明白。某个小年,我在舅舅家的灶火房,见锅台正上方贴着副对子:一边是“上天言好事”,另一边是“回宫降吉祥”,虽识字但不明其意,总觉着是迷信,也没敢问大人。如今彻底明白了,这就是请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到天上去出个差,向玉皇大帝报告一下凡间的好人好事,再把平安吉祥带回来。灶王爷是掌管吃饭的官,能不能在来年有好茶饭,就看各家这天的功夫了。亲眼见有人家这么操作:在灶台旁摆好贡品,当然都是好吃的,以发面火烧主打,还有芝麻糖、苹果等,再弄个碗,里头插上香,对着灶王爷拜三拜,求他快快出发……。当然,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家们咋拜咋敬都不会好使的。

每当二十三这天来到,我总站在灶火案板桌边,看母亲揉面、切块、擀面,做出巴掌大的圆面胚;再支上老条大铁锅,传柴火,热锅,摆放面胚;火烧起来,满屋暖暖的……。整整一后晌,母亲终于忙乎停当,呈现眼前的是一大盆白白圆圆的发面火烧。母亲用手撩撩头发,递给我一个:

“吃吧,尝尝啥样?”

我伸出被冻红的小手接过,吹吹热气,轻轻一咬,稍一咀嚼,一丝甜甜的味道溢满口中。晚饭是粉条汤或杂烩汤,就着火烧馍吃,胡呼噜噜吃得满头冒汗,寒意顿消,一家人就这样和和美美度过小年。

这一日,除了自家吃火烧,还送亲戚邻居。在我们那个家属院一个角落的小屋,住着一对父子,生活很苦,那儿子三十大几还光棍一条,他们的成分比较高,旧社会是老财。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他们的屋子是不冒烟的;母亲要我端一碗火烧送过去……

后来我和兄弟先后离开家乡,到外面求学、工作,回家过小年的机会就不多了,但总要回家过春节的。每每腊月二十三,母亲总是做很多的火烧,放在一个大筐里面留着。当年三十我们从外地赶回家的时候,母亲就把我们带到东厢房,里面放的全是吃的,母亲把大筐掀开说:

“瞅瞅,这都是二十三儿给你们准备回来吃的。老是怕不够,吃吧,尝尝!”

“弄恁些!辛苦了!”

“咋啦,嫌多?”

母亲一巴掌拍我背上。其实,我是心疼日渐变老的母亲,制作发面火烧可是很费劲的活儿。

如今,我的父亲母亲都已走了,再也吃不到母亲亲手做的发面火烧了,但那昔日的火烧馍的滋味永远保存在我的口中、心中。

故乡小年圆圆的发面火烧是团圆的吉祥物,也是灶王爷途中的干粮,愿其快去快回……

2017年1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小年   后晌   故乡   灶火   灶王爷   锅台   老财   发面   肉馅   家家户户   腊月   美文   火烧   口中   散文   吉祥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