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面对自己的痛苦?为什么逃避不去面对?

逃避痛苦可以说是人的本能,顺应这种本能,至少短期内我们会很爽,但时间稍微一长,你就会明白一时爽的代价多么庞大。

如何才能面对自己的痛苦?为什么逃避不去面对?

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的过程又会带来新的痛苦。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痛苦、寂寞、内疚、懊丧、恼怒、恐惧、焦虑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道自由和幸福为何物。

这种心灵的痛苦通常和肉体的痛苦一样剧烈,甚至令人更加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视为问题;也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连不断,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获得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努力将所有问题解决。

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时都想回避,甚至慌不择路,望风而逃。

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希望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假装视而不见,或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还有的人用药物和毒品来麻痹自己,企图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换得片刻解脱。

我们总是回避问题,而不是直接面对它们;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承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

有的逃避问题者,宁可躲藏在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里,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心理学大师荣格一针见血地指出:“神经官能症,就是人生痛苦最常见的替代品。”

如何才能面对自己的痛苦?为什么逃避不去面对?

那么当痛苦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当我们心情很丧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想办法开心起来,而是尝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

在难过状态下努力让自己变快乐,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反而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失去了开心的能力。其实,许多人并不是缺乏快乐起来的能力,而是缺乏对痛苦的忍受力。

痛苦忍受力是什么?
痛苦忍受力并不是忍着痛楚却假装没事,而是我们接受不开心的能力。

当负面情绪突破我们自身的忍受力时,我们除了负面情绪本身外,还会产生“我无法再忍受这份痛苦了”的感觉,继而想办法从不开心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适当的痛苦忍受力对情绪调节很重要。忍受力过高会导致我们被过度的负面情绪研磨,而缺乏调节情绪的动力;忍受力过低则会使得我们难以容忍自己的一切负面情绪,并且迫切地想要逃离。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常见的问题是过低的痛苦忍耐度。这个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痛苦是持否定态度的——要憋着,要坚持,要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

不过现实情况往往是,我们越想要摆脱自己的难过的情绪,越被其缠绕和困扰。

我们成长的环境往往对于负面情绪持消极态度,比如被父母教育应该脾气温和,克制自己不要生气;或者是一些心灵毒鸡汤教授的伤心时要默默忍耐,把一切都往肚子里咽。

如果我们认定负面情绪等于应当被消除的坏情绪,自然而然难以容忍这样的“坏东西”在我们体内存在。

如何培养对负面情绪的忍受力?

在培养痛苦忍受力之前,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痛苦。在难过和不开心的时候,我们经常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会儿就好了。”,或者试图用一切能想到的方式来抑制负面情绪的涌出。这些都是拒绝承认痛苦的表现。

承认痛苦需要的不仅是对于痛苦的感知,更应该认可它的存在,即承认“是的,我很难受,我一点都不开心。”,而不要假装痛苦不存在。

承认痛苦并不等于我们应该放任自己在无边无际的痛苦中不断下沉。以下一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平静地与痛苦相处:
1.进入想象力创造的世界
负面情绪来临时,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构建一个对我们而言安全而宁静的内心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小屋,森林,或者山川——一切能够给我们带来平静的想象空间都可以成为我们此刻心灵小憩的场所。想象我们身处于这样的空间,并且具像化向我们袭来的痛苦——比如巨大的乌云或者结冰的湖面。在心中凝视我们的痛苦,想象痛苦在一点点地散开或融化,但不用急于得到痛苦已经消失的结果。

2.自我安抚
摔倒受伤了我们会轻吹伤口,女生痛经时会用热水袋捂在上面,这些都是对于身体上的伤痛的安抚。情绪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伤痛对于主观体验而言是一样真实的,所以在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同样需要安抚。我们可以欣赏让自己心情平静的艺术画作,使用喜欢的香薰,或者洗一个热水澡,再将自己裹紧柔软温暖的被子里——通过感官上的安抚达到缓和痛苦情绪的作用。

3.自我鼓励式的对话
小时候打针时,经常可以听到温柔的护士小姐姐对我说“哇你真勇敢!”,这样的鼓励虽然没有减少我对针的恐惧,却增强了我面对打针的勇气。在我们难过的时候,可能失去了支持自己的力量,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要忘记多给自己以积极和鼓励的话语,让我们拥有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


如何才能面对自己的痛苦?为什么逃避不去面对?

写给你的:

其实,愤怒的情绪并不值得我们羞耻。相反,其中对于个人空间、边界、正义的知觉,恰恰是人性中自尊与道德的生动证明。

很多时候,愤怒只是我们的一种逃避方法,逃避其他更深、更脆弱的感情,例如悲伤,或羞耻。

当愤怒被有意识地处理、审视的时候,愤怒可以将我们指向那些真正的问题,告诉我们,自己究竟在意什么,甚至,究竟什么是自己真实的模样。
所以,事情很简单:
观察、了解你的愤怒

大多数时候,给自己点好的心理暗示是很重要的,比如:

“我接受我本来的样子”、

“我接纳我的优点和缺点”、

“我有缺点,但仍然是个好人”、

“我每天都有进步”

培养自己的目标意识也有利于我们面对痛苦,从现在开始,给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并列出达到这个目标要采取的可量化行动。

比如你可以这样写: 我的人生目标是实现“情绪自由”。 具体来说就是“看破别人的喜怒其实与你无关,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自由运转,别人的情绪也不会打击到你的自信”。

我要采取的行动是“学习心理学,觉察自己不合实际的核心信念,将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应用到关系中”等等。

然后你再把这些小目标细分,用重要的活动来填充自己的人生。 永远朝着自己的长远目标前进,偶尔被绊倒了可以休息一下,但休息完之后也要立即整顿自己,继续向前。

不可否认的现实是,没法避免的痛苦我们只能想办法,想办法去接受,去面对,这是无奈,亦是解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痛苦   羞耻   美文   负面   愤怒   平静   勇气   情绪   心灵   目标   努力   能力   方式   自由   人生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