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即便是在耀眼的娱乐圈,张柏芝仍是那个最耀眼的存在。


一张美得标致,可塑性又极强的脸。


娇媚的、清纯的、飒爽的、心机的,苦情的,都曾用实力证明。


永远都不缺话题度。


每一次上热搜,都是一些近乎负面的话题。


《天天向上》,问到平常都给儿子做什么吃,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含糊其辞。


跟张柏芝早已撕破脸的向太趁机发微博,说她是个“撒谎精”。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浪姐2》中,唱跳均不出色,被质疑划水,敬业态度不够。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众多跟她合作过的艺人和导演,也都对她颇有微词。


而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刘德华。


华仔是公认的娱乐圈劳模和好人缘。他曾说有场戏自己在吊威亚,而张柏芝却在一直打电话,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真性情,但情绪不太稳定;好妈妈,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有天赋,但不断被自己糟蹋和消耗;很聪明,但似乎缺了点聪明人该有的谨慎和智慧。


这个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张柏芝,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原生家庭&人生底色


张柏芝的原生家庭,可以拍一部80集的家庭伦理剧。会比很多同类型的伦理剧更狗血,更离奇,更有看头。


爸爸不靠谱,欠债女儿还,张柏芝甚至还被黑社会下了奸杀令,还是当时亲如母女的向太对她出手相救;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爸爸


妈妈恋爱脑,生存能力差,结结离离很多次,几十岁的人,还被拍到四处打零工为生;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妈妈


弟弟虽然长得丑,但却想得美,没什么才艺还想闯荡娱乐圈。


估计是他觉得背靠大树好出道,还记得当年张柏芝为他卖力吆喝,说弟弟唱歌很好听,真是亲人眼里出才子,但毫无意外地,并没溅起什么水花。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弟弟


这一大家子人,都靠她来养活。而且生活质量还不能太差。都要有房、有车、孩子有学上。


这个家庭,几乎没给过她什么物质上的资源和精神上的滋养,但她却一直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提供着帮助和支持。


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是在不断消耗自己,将自己商业价值不断贬值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帮助。


对于张柏芝来说,这应该并非被迫,而是出于一种自动选择。


因为她觉得:


能被生命中重要的人所需要,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这应该就是她的自我认知和人生定位。


被需要=有价值=人生圆满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正因为这样,我一点都不讨厌她,甚至还觉得她很了不起。


这就像是一个人,姿态并不太好看,甚至还挂着一身泥,但她没想过让自己摆脱这一切轻松上路,而是选择拖家带口,踉踉跄跄地,大家一起往前走。


同样讨厌不起来的,还有伊能静。


当然,这俩人还是不太一样的,但这里也不多说了,以后可能会单开一篇,聊聊伊能静。


她们的人生,都不是单纯为自己而活;或者说,她们需要借由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果换一个原生家庭,可能她们的人生走向不会这样,但人生无法假设,只能按照现实剧本来走。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喜欢孩子。


这是个事实,她并没有撒谎。


但是,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去做的外在表现形式一样,但内在诉求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就拿生孩子这件事来说吧。


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生孩子,甚至不止生一个。


但她们的内在诉求并不一样。


有的是觉得既然大家都这么干,那我也应该这么干,干就是了。


有的觉得大家都这么干,我也只能这么干,要不就被集体孤立,日子就不好过,哎,干就干吧。


有的是想以小博大,单纯靠自己可能没法实现人生目标,但孩子可以作为一个筹码,增加翻盘的可能性,好,那就干吧。


有的是想这辈子估计也挣不了几个钱了,但身体还行,多生几个孩子,就全当是多存几份养老保险了,等老了,护工也不用找,七个葫芦娃,一天排一个,医药费平摊,好像还不错。那就赶紧生吧,生晚了可就生不出那么多了。


有的就是单纯喜欢孩子。


没想别的,不争家产(像何猷君那样)、不想靠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像郑爽妈那样)、不想拴住老公的心(就不举例了,太多了),就是单纯喜欢孩子,就是想奉献母爱。


比如像张柏芝这样。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但是,喜欢孩子,又分很多种,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要不篇幅太长。单纯就说说张柏芝属于哪一种。


张柏芝曾说过,她最喜欢的小孩子,是幼稚园之前的那个阶段。


发现没,她喜欢的这个阶段,恰恰是很多妈妈不喜欢的,也包括我。


除了哺乳期,就是屎尿屁;走路不稳当,说话不利索,TA完全离不开人,你丧失自由失去自我。


这个阶段的孩子,她到底是喜欢什么呢?


她说,她就喜欢那种非她不可,完全被依赖被需要的感觉。


她说想要一直拥有这种感觉,就只能是不停地生下去。因为孩子稍大些,就不再那么依赖妈妈了。


可能对于张柏芝来说,孩子爸爸是谁不重要,甚至孩子有没有爸爸都不重要。她需要孩子这个载体,这个能帮助她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


这个载体,除了3岁之前的孩子,再就是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病人了,但这种需要长期照顾,并可以名正言顺照顾的病人并不好找,再说了,病人哪有孩子可爱。


毫无疑问,张柏芝是爱孩子的,而且不计回报,甘于付出,就像她曾经帮助自己的父母弟妹那样。


但这种爱,似乎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自我定位&人生选择


因为有太多的人需要照顾,太多的账单需要支付,张柏芝的人生,注定不会过得太安逸。


但她不安逸的状态就是,不断接烂片、接综艺、不断消耗自己。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张柏芝参加任何一个节目,不管是电影还是综艺,都是一种随意所欲的状态。


几乎没有任何心理预设和前期准备。没有脚本,没有planB,甚至连腹稿都没有。


其实她可以有,但她压根就没打算有。


她的人生定位很明确,那就是轻轻松松赚快钱,自己可以享受好的物质生活,同时供养那些被她需要的人。


被他们需要着,就是她想要的。


至于外界的议论,并不怎么在乎。


而这份不在乎,为她屏蔽掉太多不友好的声音,也过滤掉太多不必要的烦恼。


神经粗有粗的好处,不在这些上面搞内耗,自然就有精力干别的:捞钱、捞钱、捞钱。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人一旦被钱驱使,心智就很难成熟;一旦人生目标过于狭隘,就容易陷入一种偏执。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惜自己,是不会选择这么做的。尤其是在还有大把选择的情况下。


这个思路,很显然是自杀式思路。


而有些好笑的是,这个思路,居然跟《浪姐2》不谋而合。


《浪姐1》高开低走,时隔不到半年,马上再来一个低开低走的《浪姐2》。


干嘛这么急,因为再不急,怕是就没办法再好好收割一波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浪姐2》的赞助商,比1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杀鸡取卵,也得趁着还有卵不是?


应该不会有3了,经过这么一搞,这个产品的价值,已经被榨得很干净了。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看看张柏芝的演艺之路,还是挺令人唏嘘的。


出道即巅峰,作为星女郎出演《喜剧之王》;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19岁出演《星语星愿》,那个清纯可爱善良的小护士形象,让人心疼;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24岁摘得香港金像奖影后,获奖作品是《忘不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张柏芝演得太好了);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之后的几部喜剧也很出彩,像是《购物狂》跟《河东狮吼》。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之后,张柏芝只有一部不错的作品。


就是2011年跟张东健和章子怡合作的《危险关系》。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许秦豪,一个韩国导演。(这部电影非常好,强烈推荐去看)


然后,就没有了,全是烂片,以及一些综艺中的不走心参与。


烂片+烂演技+不在乎,让观众对张柏芝的容忍度一降再降,原本的好天赋+好成绩+路人缘,十年时间,被张柏芝自己亲手消耗殆尽。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危险关系》中,张柏芝扮演的莫婕妤,是一个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无论事业还是感情。


而张柏芝,也是这样一个人。


搞事业、毁事业、生孩子、养孩子、一段感情进入、离开,都由自己做主。


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大女主。自己是独立的,他人是可以依附的。只是这个大女主,有点随心所欲。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谢霆锋


如果没有那个什么门,张柏芝跟谢霆锋会分手吗?


我想,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张柏芝的择偶观,跟她的生活观和事业观高度一致。那就是follow her heart,随心所欲。


在感情上,她是没有规划的。在很多事情上,也没有太强的底线意识。


界限在哪儿,这个度到哪儿合适,可能她并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是很care。


这很潇洒,但也危险。


而谢霆锋,可以说是跟张柏芝截然相反的。


出道至今,张柏芝高开低走,一路起伏,不断消耗。


而谢霆锋是低开高走,一路起伏,越来越好。


即使没有那个什么门,俩人的婚姻也不会太长久。


因为这两个人,在价值观和认知层次上,相差太大。


经历了早期的家庭变故和出道之初的遭遇,我们看到的谢霆锋越来越成熟,但却一点都没变油腻。


还有少年气,还有好奇心,一直忠于内心,做一些可能短期看不到太多回报,但长期来却看能够自我滋养,提升人生厚度的事情,像是他一直在做的《十二道锋味》。


能够静下心来,在某个领域持续精进,用心经营的人,都是很令人敬佩,也是非常有魅力的。


再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析一下。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谢霆锋已经进入“成长性需要”阶段,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地精进,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扩展自我疆域。


而张柏芝,仍然处于“缺失性需要”阶段,满足了衣食住行,也有了基本的归属感和爱与尊重,但在求知、探索和自我实现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


谢霆锋想打造的,是个人品牌,一个可以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IP,哪怕每天成长一点点,但是能够持续增长。


而张柏芝,一直还停留在“走量”的思路上。


这个综艺来找,消耗点观众缘;那个综艺来找,再消耗点观众缘;好电影不找了,那就演烂片,大品牌不找,那就接小品牌,给钱就行,小钱攒多了,也是大钱。


这是她的生活逻辑和自我认知。


逻辑没问题,但认知有待提高。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谢霆锋和张柏芝不是一路人,或者说,他们不是站在同一个高度上对话的两个人。


一个在向内探索,一个在向外寻找。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


一个不耐烦,一个很委屈。


这个不耐烦里,透露着轻蔑和不屑;而委屈的那个人会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对方却看不到?


这就是心智成熟度和精神需求层次上的不同,所造成的落差感。


王菲跟李亚鹏,不是一路人;


张柏芝跟谢霆锋,不是一路人;


谢霆锋跟王菲,才是一路人。


张柏芝很委屈,李亚鹏也是。


他搞不明白,自己那些年做了那么多事儿,又是嫣然基金,又是创业的,累个半死,怎么外界提起来,还是王菲老公?


明明是姐弟恋,怎么搞得自己比姐姐看上去,还要老十岁?


有的粉丝说好喜欢王菲,王菲也不怎么回应;有些说讨厌死她了,她也不怎么生气;为什么王菲对待粉丝的态度这样,粉丝还那么喜欢她?


他付出了,别人还不喜欢,王菲就是做自己,怎么还这么惹人爱?不公平啊!


为什么?


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外界的评价完全不会影响这个评价体系的稳定性。


一个人最后能活明白,一定是搞清楚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金钱问题,不是情感问题,甚至都不是心理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


明白了A(自己)与B(周围的小环境:亲人、同事、朋友)、C(身处的大环境,也就是这个社会),以及D(整个世界、浩瀚宇宙)之间的关系。


这个自我认知系统,越早建立,越早受益。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条线段的话,那么A点就是原始的快乐,B点就是走过、路过、经历过、奋斗过、自我觉知之后的人生落脚点。


一个人注定要出发是必然的,走到半路会迷茫会痛苦也是必然的,但没法再原路返回,也是必然的。


有的人会选择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有的人会选择咬咬牙,爬起来,继续朝着B点走去。


就像是班里的那些学生,有的很快乐,是那种在课堂上偷着吃辣条的快乐。他们会觉得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很傻。明明一包辣条就可以这么快乐,还费那么大劲儿,辛辛苦苦搞学习干啥?


但辛辛苦苦搞学习的学生也无法理解,“真个大傻叉,整天傻乐呵,傻不傻?”


一个觉得没必要,一个觉得缺心眼。


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价值观上的不同,是认知高度和思维层次上的不同。


如果强行对话的话,只能是费时间、费脑子、费心情。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张柏芝是撒谎精?


向太说张柏芝是个撒谎精,这里面,应该有两层意思。


一个是我对你这么好,你却这样不知道感恩,心理上很不平衡。向太是一个强势、能量极大,但又重情重义的女人。


另一个是对她的行为很看不上。一个行事坦荡又爱憎分明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言行不一、谎话张口就来的人的。


但我不这么看。


我没觉得张柏芝是在刻意撒谎。


张柏芝应该是属于这样一类人,不管花多少钱,都不会记账;孩子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也不会记录;不但不往本子上记,更不会往心里记。


张柏芝不属于细腻谨慎型,她不会在这些自己并不觉得重要的事情上费心思。


给孩子做了什么饭,做了就做了,孩子吃了开心就好,可能过个几天,甚至是当天,自己也忘了。但这不代表她没做。也不代表她是在刻意撒谎。


但网友们需要的是证据,就像是陈翔的出轨,如果毛晓彤没有那份录音,想证明自己清白,也难。


行走江湖,行的正已经不够了,还得做的端。


好凡事留证据、留后手的端正态度。


你看人家伊能静,经常把做过的那些事,写成小作文,有事没事就分享下,要真是哪天忘了,还能翻出来,求证一下,就算自己找不到,网友也能帮你找。


你看,平时勤于记录和分享多么重要,这能让你在关键时刻,免于被质疑是不是一个好妈妈。


张柏芝,你要向伊能静学习啊!没事也发发朋友圈,写写小作文什么的。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但张柏芝,看来平时不搞小作文和日常分享这一套,也不善于打太极或是巧言令色,她的口直心快和心思不缜密,让自己总是陷入被动。


好在,这些她并不怎么在乎。


而她在乎的那些人,也并不会因为舆论就改变对她的看法。


你曾经真心对待的人,持续付出建立起链接来的人,除非是没脑子,或是坏透了,或是心理有疾病,否则是不会通过这种东西来进行判断的。


尤其是孩子。


牵手门之后,伊能静整个人都颓了,不敢出门,不敢见人。有一天儿子跟她说:


“妈妈,我不相信他们写的,我只相信我看到的。”


她一下子就绷不住了,抱着儿子大哭。


看到、相信、懂得。胜过一切的道理正确。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原生家庭的底色铺就,后天经历后的自我选择,造就了今天这样的一个张柏芝。


有优点,有缺点,足够独立强大,不惧外界非议。


似乎还缺少那么一点人生智慧,似乎还不够通透。


但没关系,爱你的人永远都爱你,只要你开心就好。


棕妈:

初中英语老师,11岁男孩妈妈;

读书达人,每年阅读书目100+;

电影狂人,每年贡献票房2000+

心理学感兴趣,小毛头hold得住;

人类灵魂的小裁缝,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张柏芝是怎样炼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美文   认知   路人   外界   消耗   思路   爸爸   阶段   综艺   自我   事业   妈妈   孩子   家庭   人生   喜欢   张柏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