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过“撞墙点”可能海阔天空

原创文字 欢迎关注

挺过“撞墙点”可能海阔天空

长跑中有个专业术语叫“撞墙期”,意思是跑了一段时间后,身体血糖肝醣用得差不多了,转而由代谢脂肪为身体继续提供能量。从糖转化脂肪代谢不顺,身体就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肌肉僵硬,疲劳无力等状态。

如果遭遇这种状况,犹如撞墙,举步维艰,容易导致跑步者的自我怀疑,意志崩溃,放弃继续跑下去。

什么时候会遭遇“撞墙期”?这个因人而异。据调查,在跑马过程中,80%以上的人会遭遇撞墙期,大部分人是30-35公里,有的人是25-30公里。

挺过“撞墙点”可能海阔天空

作为一个还未跑过半马全马的跑步菜鸟来说,没有真正遭遇过“撞墙期”。但这两个月天天跑,早晚跑的经历,告诉我跑步过程的感受的确存在起伏变化,由困难到愉悦。

就个人感受而言,每次都是前3公里肌肉相对紧张、步伐不均,跑姿犹豫,不轻松。3-3.5公里开始,全身跑开后,状态焕然一新,全身放松,跑姿稳定,能够体会怎样的节奏和姿势省力,最重要的是逐渐感到愉悦,没有用力坚持的感觉,反而不想停下来。每次都是这样,出门前不是很愿意,开始跑时努力坚持,3公里跑开后就不那么费力了。所以,我将3-3.5公里视为自己的“撞墙点”。

之前我是跑步恐惧者,从小到大关于跑步的记忆都是痛苦的。现在想来,估计都是没有挺过自己的“撞墙点”在3公里这堵墙前倒下了,若不是铁心减肥,咬牙每次跑3至5公里,我可能一辈子没法看到墙后的海阔天空,领略跑步的乐趣。

挺过“撞墙点”可能海阔天空

每个人的“撞墙点”是不同的,我应对的方法是:

不问自己愿不愿意,先出门去跑。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没有人天生喜欢跑步。现在即便养成了跑步习惯,大部分出门跑步都不是特情愿特兴奋,但一旦跑起来都会感谢自己的坚持。

放松心态,期待挺过“撞墙点”。既然知道挺过3公里就不会难受,那就坚持跑到3公里就好,结果往往是,挺过“撞墙点”就不想停下来了。

先慢后快。在跑开之前,可以放松放慢步伐,实在难受,就跑一段走一段,不要勉强。愉快的事情才能长久坚持,跑步是受刑那就麻烦了。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不去经历就在自己画地为牢的世界,以为眼前的就是全部。事实上,可能就是错觉,墙外还有海阔天空。

那些迟迟不去做的工作,不想应对的人和事,何尝不是这样?因为不想经历“撞墙点”前的痛苦,犹豫不绝,拖延,再拖延,生活便是这样了。跑步“撞墙点”于我的领悟就是先去做,慢点没关系,行动与坚持才是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村上春树   海阔天空   画地为牢   都会   美文   脂肪   愉悦   肌肉   步伐   难受   犹豫   全身   困难   痛苦   状态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