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大王——曹禺

今天读曹禺的女儿——万方写的《你和我》,其中有一段让我们认识到曹禺先生的另一面——生活中的他特马虎,又特有趣。

曹禺,原名万家宝。他十五岁时迷上了写诗。“南风吹来,送来泥土的湿润,吹得睡灵儿出了窍。”他的诗句一律那么感伤、凄凉,一律不食人间烟火。曹禺觉得他爹爹给他取的“万家宝”这个名字与他的诗和他写诗的心境怎样都不符合,于是他决定给自己取一个笔名。到底取什么好呢?他想了又想,决定把繁体的“万”字拆开,上面的草字头变成谐音的“曹”字,下面就是“禺”。于是,“曹禺”这个笔名就诞生了。这个因写诗而取的笔名,随着他创作的《雷雨》、 《日出》、《北京人》等著名剧作而闻名天下。


马虎大王——曹禺

1936年到1942年,因抗战曹禺从南京到了重庆,后再到江安,他一直都在剧专(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书,也担任过教导主任。他是那种学生都很喜欢的老师。在学生们眼里,他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了,却没有一点架子,对待学生非常平等。他教的课很多,既讲西洋戏剧史,又讲编剧技巧和名著选读。他一上午四堂课中间只休息一次。只要他上课,除了教室里总是挤得满满的,还有人趴在窗外听。


马虎大王——曹禺

实验话剧院的耿震曾对万方说:“万先生啊,讲起课来就像个小太阳,浑身发着光!”

关于万先生,学生们可说的趣事太多,有一件最有趣。

一天,他走进教室时,学生们都看出他脸色有些不对。他解释说自己不太舒服,也许是胃病犯了。随即就开始讲课。可难受的感觉并没有消失,一直困扰着他,而且越来越严重了。不仅是胃难受,还有肩膀、后背,简直是浑身都难受。他觉得无法再坚持上课了,想到自己一定是生病了,而且是得了奇怪的病。于是他向学生们临时告了假。他离开教室后,回到教研室(兼他的办公室)想休息一下。可是天呐,怎么搞的,身上说不清什么部位不受支配地剧烈耸动起来。他吓坏了,必须找出自己到底哪儿出了毛病。

他脱下身上的棉袍,想查个究竟。这时候,那只在棉袍里取暖,被打扰多时的耗子终于找到了机会,哧溜从破洞里钻出来跑了。


马虎大王——曹禺

耗子!原来是耗子!这件事好玩得不可思议,也成了剧专历史上的奇闻。

听到这件趣事,万方认为,这太符合他爸爸的性情了。

因为万方许多次看见曹禺起床后或者上完厕所后,总是把裤衩、背心、棉毛衫、棉毛裤、毛裤、毛衣、罩裤,一股脑拉起的拉起、拽下的拽下,总是层层叠叠、乱糟糟的,以为用皮带马马虎虎地在腰间一勒,就算完事了。因此就发生过他送客人出门,裤子突然哗啦一下掉下来,全部拖到地上的尴尬情形。

晚年的曹禺,时间被各种各样的活动填满了,会议、会见、看戏、发奖……一般他都是重要角色,出门之前常有一种小混乱。扣子扣得不对称,解开重扣;胸襟上的污迹赶紧拿湿毛巾擦掉;检查皮带是否系紧,以防裤子在行走时脱落;皮鞋上的鞋带是否系

万方说,他的爸爸对物质的要求实在很少,吃穿都非常随便。 他不是不懂,他当然懂得美,懂得精致、讲究,但是他不需要用物质的手段去获得满足,写作就会让他满足。他把自己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入到创作中去了。只要棉袄里没藏着耗子,穿什么他才不在乎呢。

这就是万方眼中的爸爸——曹禹,一个生活中马虎到极点的人。

亲爱的你,可知道曹禺的其他趣事?欢迎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系紧   南风   草字头   棉毛裤   棉袍   剧作   耗子   拉起   美文   趣事   皮带   大王   戏剧   裤子   笔名   难受   爸爸   马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