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后汉书·五行四》:“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九月己丑,郡国三十五地震,或地坼裂,坏城郭室屋,压杀人。”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世所罕见,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四面八方的捐助,五湖四海的志愿者,纷纷为受灾人民带来帮助,在极短的时间内重建好新家园。在汶川大地震中有8万遇难者,他们的银行存款和贷款,最后又是怎样处置的呢?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地震产生的原因是板块运动而导致地壳相互挤压,释放大量的能量。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现在已有通过电磁波提前预警的系统。但曾经那场灾难来的猝不及防,人们的反应速度跟不上地动山摇的速度,造成许多人员伤亡。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2008年5月20日下午,发生在四川的一场八级地震,造成的后果可谓是非常的惨烈。根据后来的调查研究,这场地震造成了近七万人的死亡, 还有一万多人失踪,受伤人数高达三十七万,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八千多亿。在地震发生之后,现场的惨烈程度让人望而落泪,楼房倒塌,到处都是一片废墟。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在当时,各个地区乃至全世界都伸出援助之手,将救援物资运到灾区,在众志成城的援助之下,四川渐渐的从灾难之中走出来。在灾难结束之后有人提出那八万遇难者及失踪者的银行存款以及贷款该如何处理,经济学家也专门的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银行作为一个盈利机构,当人们把钱存到银行,银行便可以拿存起来的钱去支持其他的业务,这种情况其实就相当于是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发生了一种“借贷”行为,而当人们去取钱时,银行支付的利息就是因为“借贷”而产生的利息。我们在银行存款,有着不同的存款方式,比如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就是随用随取,而定期存款则是在定期的时间之内,不能取出,因此定期存款的利息要比活期的高一点。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但是,不管我们选择了怎样的存款方式,这些存款都是属于存款人的,依旧是他的个人财产,只有存款人本人才能够取出来。而根据我国的《继承法》中的一些规定,存款人不在之后,他的存款可以由继承人取出来,但是没有指定继承人的话,这笔钱则会继续存在银行中。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继承人如果想要取出存款人的存款,就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继承人需要携带相关的资料去办理手续,并且还要有着之前存款人的死亡证明以及一些有关部门的公证书,才能到银行取出这笔钱。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而因为地震的发生突然死亡的人,因为地震来的太过突然,所以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因此不是所有人都确定好了自己的财产继承人,所以也就有一部分人没有资格去办理手续然后将钱取出来。而这些无法取出来的钱也并不是说从此归银行私有了,这些钱最后的去处就是收归国有,然后国家将这些钱用来投入到地震之后的重建过程中。因为地震的破坏太强,所以如果重建的话,需要的资金太多,而这些钱也算是有了一个很好的用途。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而在地震中失踪的那些人,银行也会专门进行处理,设置一个“沉默存款”,在一定的时限内,这笔存款会被当做一笔活人的存款而对待,但是假如超过了这个期限,这笔存款就会被充公,收归国有了。而关于贷款业务,我们的国家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那些借款的人因为地震而去世,银行则会取消这笔贷款业务。

汶川地震后,8万遇难者的银行存款跟贷款,最终都是如何处理的?

我们可以通过银行对于这些受灾人的贷款存款处理,看出国家对于受灾人民的保护以及帮助,也正是在这种做法之下,才能快速的从灾难中站起来,迎来新的生活。

参考资料:

《后汉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汶川   遇难者   后汉书   贷款   失踪者   活期   继承人   惨烈   利息   美文   存款   灾难   大地震   发生   银行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