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惊喜都不意外

01.

弗雷德里克·桑格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曾经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唯一获得两次化学奖的人。

1958年,他第一次获奖后,采访记者蜂拥而至,其中有记者问道:“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意外惊喜的?”

因为在这之前,桑格仅只是个普通的助理研究员,一直默默无闻。桑格十分简洁地回答说:“惊喜都不意外。”

随后他就销声匿迹,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实验室里呆了二十多年。

1980年,他再次获奖后,采访大军更多了,又有记者提出关于惊喜的话题,桑格也再次回答说:“世上所有的惊喜都不意外。”

如果说确有个别天才科学家是因为灵机一动,或灵感突现,进而趁热打铁,扩大战果,用试验进行证实,从而得到成果,一举成名,大红大紫。

桑格则是在人人皆知的奋斗领域里,朝着似乎不可实现的目标踽踽前行,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他两次获奖的两项试验,分别各做了十年,是标准的“十年磨一剑”。他的两获诺奖,就是这样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一砖一石积累起来的,一锄一镰种出来的,一步一脚走出来的,其中辛苦磨难,付出多大代价,多少心血,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以他拒绝惊喜之说,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说,获奖也在意料之中。

诚如评奖委员会给他的评价:

“有些时候,重要的科学发现是突然出现的——如果时机恰当,而前期研究也足够成熟的话。但桑格的发现不属于这一种,测定蛋白质的结构是他多年努力和辛勤工作的结果。”

所有的惊喜都不意外

02.

惊喜,又惊又喜。一般来说,喜是肯定的,惊倒未必。

因为,古今中外,不论干什么,不论何时何地,人们收获的所有惊喜都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享有的所有惊喜都是所有的惊喜都是种豆得豆,春华秋实。

要不然为什么惊喜总是落在那些孜孜矻矻苦干拼搏者的身上,而永远不肯光顾那些平庸懒惰之辈,他们怎么从来不知惊喜为何物?

科学家桑格可以毫无争议地花开二度,两摘桂冠,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诺贝尔奖即使再颁一亿次,也轮不到那些懒人庸人,因为即便是史上最逊色的诺奖得主,才华也比他们要高出一大截子,勤奋要高出数十倍,成果更是天差地别,令其难望项背。

有些个惊喜,看似来的偶然,有些意外,好像天下掉馅饼,其实都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都有着必然的合理因素,都要为此付出千辛万苦的努力,只是我们这些局外人不知道罢了。

譬如得中高考状元,喜是必须的,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未必会惊到哪里去,因为他们平时的学习成绩,一模二模三模的排名,学霸的桂冠,都是明摆着的,超级稳定,人人皆知,只要正常发挥,即便不是状元,也得是探花、榜眼。而绝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平时班里成绩排在倒数的学生一跃而成为状元郎,去夸街迅游,这种惊喜连就最敢想象的小说家都不敢瞎编。

买彩票中了大奖,算不算惊喜?骤然发财,腰缠万贯,喜自然是没问题,但惊就惊不到哪里去了,因为你长年累月地买彩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大奖的梦都不知做过多少回了,最终的心想事成,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那种偶尔买一次就中大奖的幸运儿,其中奖概率就好像被来自太空的陨石砸中脑袋差不多,多少年也不定有一个。

所有的惊喜都不意外

03.

因而,如果你也渴望收获惊喜,问鼎成功,那就学学桑格,埋头苦干,殚精竭虑,宵衣旰食,苦心孤诣,数十年如一日,不放弃,不抛弃。

只要你功夫达到了,工夫下到了,时间用够了,心血付够了,再加上必不可少的运气,惊喜自然也会来敲门。

但若果每天做白日梦,空想不干,或空话欺人,说多做少,惊喜就会绕着你走,如同参商二星,此出彼没,永远不会照面。

说话间,2020年诺贝尔奖已全部开出,获奖诸位都是各领域的翘楚,成就斐然,皆在意料之中,可谓有喜无惊。

所有的惊喜都不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宵衣旰食   诺贝尔奖   诺贝尔   项背   苦心孤诣   惊喜   意外   人人皆知   桂冠   美文   心血   状元   科学家   平时   采访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