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让不一定要“相爱相杀”,“麻溜痛快地”才是王道!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经常有人在超车道上“龟速”行驶,即使前方是绿灯,他也不紧不慢。如果这时你在他后面按了一下喇叭,示意他快点,他就更加变本加厉,一个刹车,直接停到停止线内,任凭绿灯召唤,也纹丝不动。排在后面的我们只能“忍气吞声”“受窝囊气”。

还有的人在银行柜面办理业务,被叫到号之后,便一屁股坐在窗口开始打电话。工作人员问办理什么业务,他也充耳不闻,偶尔还会“摆摆手”,意思是先等会儿。等候区的我们再怎么着急也无能无力,只得等待“叫号”。

我们似乎总能遇见这样的事,要么是在超市买东西,要么是在景区等待买票,总之都是在我们“傻呵呵”地按规矩排队和有秩序礼让的时候。

我们总会感觉自己的时间被别人无情地剥夺,别人任性地浪费着我们的时间,而我们却束手无策。

难道我们按规矩排队等候有错吗?当然不是。文明有序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构成城市“有序”环节中的独立的个体。

“傻傻地等”是处在每个排队序列中后续个体的最正常不过的表现,我们通常认为只要大家都自觉排队,就会秩序井然。而实际事实并非如此。

“傻傻的等”只是文明礼让的初级阶段。如果排序在前面的个体都在低效率运行,就会直接影响到有序环节中后续个体,使大家陷入被动浪费时间的僵局。

而更高级的文明礼让则当自己做为后续个体时能礼貌有序,当自己作为前面个体时能提高运行效率。

如果每个有序个体都能“高效地(通)行”,那么就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高效地行”要比“傻傻等待”来得更有意义!

文明礼让不一定要“相爱相杀”,“麻溜痛快地”才是王道!

无知是“慢性自杀”的勇气,无德是“谋财害命”的利器

鲁迅先生曾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我们正是在这样低效率的等待和排队礼让中,承受着“慢性自杀”者们的“谋财害命”!

为什么有这样的“谋财害命”者出现呢?

简单来说原因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无知行为,另一种就是无德行为。

无知,这是一种客观因素。有无知行为的人并不是主观故意去把事情做糟糕的,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或者哪里做得不够好,哪里做得不妥。

有无知行为的人一般认为自己做的事很正常,而且还会拍着胸脯说“天地良心”,自己真的是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地做事儿。

当他们被指责妨碍到别人或者给别人带来不便时就会一脸无辜,一脸懵逼。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高速公路上“龟速行驶”是一种违法行为。同样的道理,在城市公路上“龟速行驶”的行为也是不当的。可是有人觉得开的越慢越安全,自己慢点开没什么不对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无知行为。

文明礼让不一定要“相爱相杀”,“麻溜痛快地”才是王道!

他的无知在于他没有考虑到开慢车,会造成交通拥堵,还容易引起追尾事故,加大整个城市交通压力,同时也会耽误他人的时间。

这种看似无辜的行为,却大大拉低了单位个体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到整个链条上的所有后续个体。

无德行为,指的就是主观故意造成的不良行为,即不道德行为。既然是道德层面的东西,就不能靠强制的手段加以制止,只能靠个人修养。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银行办业务的那个人,他认为打电话是他的自由,轮到自己的号了,自己有权利处理自己的时间。但是这些想法都是他一厢情愿的,他的慢慢吞吞,磨磨蹭蹭让后面等候的人很不爽。

我们俗话说:“好狗不挡道。”虽说话有点粗,但理不粗。每个独立运行的个体都应该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合理高效地利用公共资源,这样整个城市才能实现真正的文明有序。

文明礼让不一定要“相爱相杀”,“麻溜痛快地”才是王道!

如果我们大家都避免使自己成为有序个体中低效运行的一个,那么我们就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同时也不会被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

做一个高级的文明“使”者

对于习惯了“慢性自杀”的人,我只能道德指责,却不能暴力反击。我们能做的是从我做起,提高自己的效率,成为文明“使”者。

具体操作也很简单,就两点:

1.要提前做好攻略,避免无知行为

有时候,我们出去办事,经常会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提前准备。避免因为自己不知道或者一时疏忽而折腾多次,浪费时间。

比如说排队买票就很让人头疼,尤其是十一期间。现在大部分景点都可以买电子票,到窗口兑换。

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排队的时间,我们一般都会提交在网上订好电子票。或者有时候转发朋友圈换取免费的门票,将朋友圈截图准备好,到窗口取票。

可是窗口总有很多人在排队,经过观察你会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现场订票或者现场转发朋友圈的。由于他们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导致整个队伍的效率降低。

排在后面的人只能“傻傻地等”。如果大家都高效地完成准备工作,到窗口就取票,那排队的再多,也不过是个走马灯的过程。

文明礼让不一定要“相爱相杀”,“麻溜痛快地”才是王道!

2.学会换位思考,发扬美德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我们不会开车之前,可能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走的好好的,路过的车非得按下喇叭?

其实,司机是提醒我们“我要过来了,不要随意改变路线。”

我们不在银行工作,可能就不理解银行还会没有零钱?

其实,银行也有现金短缺的时候,需要到人民银行调剂。

这个世界需要换位思考,“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其实,真善美和正能量的暖心行为每天都在上演:

经常有的驾驶人在直行车道排出很长一溜车等红灯,却没有人停到右转带直行的车道,目的就是给右转的车辆提供方便。

在水果店里,前面的顾客左思右想不知道买什么好,索性就让老板先服务后面的客户,自己等会再说。

我们能在小方面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就能在方便自己的同时方便他人。

我们为他人省去几秒钟,上班的人们可能就不会迟到,约会的恋人也不会因为迟到而分手,甚至在生命危在旦夕、命悬一线的紧急时刻,急救的病人就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最高级别的礼让是充满爱的情感互动

2018年2月25日,诸永高速金华段乌竹岭隧道内,司机自发地为一辆救护车主动让行,开启生命的“绿色通道”。

短短3分钟,隧道内全部车辆分靠左右两侧让行,文明有序,仅用3分钟,救护车顺利驶出隧道口。

文明礼让不一定要“相爱相杀”,“麻溜痛快地”才是王道!

这就是“高效运行”的礼让,每一个有序环节中独立个体都最大限度地提升让行效率,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只有当我们礼让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礼让行动才能及时高效。相反如果为了礼让而停滞不前,降低了效率,那么礼让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最高级的文明礼让是“两情相悦”互动,而不是“一厢情愿”滞留。

有的人过斑马线,很多司机会礼让行人,可是却有个别行人慢慢吞吞,走与不走还犹豫不决,降低了礼让的效率。最后两者长此僵持不下,造成交通拥堵。

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被礼让的行人加快脚步,并且向驾驶人举手示意,表示感谢。这才是爱的礼让、最高级的礼让。

社会因为我们的文明礼让,变得井井有条;我们因为文明礼让,感受到社会的进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高尚的情感。

让我们都用最高效的礼让做事,用最文明的情感交流,共同营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美好家园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驾驶人   谋财害命   高效   最高级   车道   王道   美文   隧道   朋友圈   痛快   无知   个体   效率   窗口   生命   银行   时间   城市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