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痴迷于舒适区,终究成了人生输家

《活着》:痴迷于舒适区,终究成了人生输家

作者/晴晴同学

排版/晴晴同学

文章字数/2620字

阅读时长/5分钟


1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从响当当的阔少爷跌落云端,变成了一个落魄的农民的悲凉故事。


读过他故事的人都知道,这一切皆是自食其果。


福贵出生在一个地主世家,是个远近闻名的富二代,凭着这样光鲜的背景,从起跑线上他就超越了身边人,可以说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却不曾想,开端是令人羡慕的,而结局却落花流水。


潦倒是结局,游戏人间是缘故,福贵的前半生终究是输给了自己。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和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同,福贵从一开始就耽于享乐。


上私塾从来不用走路,雇人背着去,一边走一边拍着雇工说,跑呀,飞呀,像只欢快的小麻雀,其乐无穷。


成年后,衣食无忧已然不能满足他了,他喜欢往城里跑,嫖娼赌博成性,嫖娼完事后,塞钱给妓女,让她背自己回家。路过老丈人的米行,还不忘让妓女替自己问一句,近来无恙?看着老丈人气得脸色铁青,他嘻嘻哈哈着就走了。


逢赌必输,越输越不甘心,越输就越想赢,越输就越赌。为了赌,在城里十天半月不回家。相比于普通人家的日子,这样的日子简直美哉,不用干活,不用辛苦,不用操心赚钱,开开心心地玩乐,舒舒服服地度日。


可这舒服日子的尽头,也结束在他的手里。嗜赌成性的他,在赌桌上将家产输了个精光,出青楼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像个瘟鸡。


以为自己家大业大,坐拥金山银山,以为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逍遥快活。完全不用干活,安心享乐即可,却不曾想,得过且过之后,终究要面对生活的考验。


后来,福贵脱下了地主爷时的绵绸上衣,换上了更适合他的粗布衣服,拿起锄头到自家所剩的5亩地里,跟之前他看不上的雇工一样,开始一点一点地学做农活。


他内心一定失落无比,但这些又能怪得了谁?


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人人还会跑。


因为背后有大佬,就贪图安逸,最终的结局只会使他如梦初醒。


不得不说,痴迷于舒适区的福贵,输得很彻底。

《活着》:痴迷于舒适区,终究成了人生输家


2

有人说,过于舒适是一种慢性毒药,像毒品一样让人沉迷 。


面对生活的残酷,沉迷于舒适,无疑是自毁前程。


朋友的一个远方表妹,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老板差劲,各种“不适”之后,索性歇业在家,这一歇便是好多年。


迷上了死宅之后,每天刷刷剧,打打游戏,很快进入了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中。


如今年过30的她,依旧蜗居在家,不怎么社交,不怎么出门,安然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起初,父母也曾劝过她,可结局总是以吵架,继续混日子而结束,无奈父母也不管了,但终究血浓于水,饭还是管的,但她的生活依旧浑噩。


年纪轻轻本可以有很多可能,偏偏在最年轻的时候,沉醉于最舒服的活法,未来毫无希望可言。


而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女孩讲自己裸辞的经历。


起初觉得,裸辞太爽了。


每天想吃吃,想睡睡,想干啥干啥,爱上了这种睡到自然醒的感觉。


无需顾忌别人,无需照顾谁的情绪,无面具、无压力,自由自在、舒服惬意。


可2个月后,她便开始焦虑了,一方面还想继续这样的日子,另一方面无奈囊中羞涩,腰包见底,自此,生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弹尽粮绝之后,不得不踏上找工作之路。


有人说,人哪,天生就是懒骨头。一旦迷上了轻松的日子,便很容易上瘾。


此后,一旦遇到什么变故,除了毫无应对之策外,还会感觉深受打击,似乎这一点挫折就感觉天要塌下来。


最终,在人生这盘棋上只能认输。


《活着》:痴迷于舒适区,终究成了人生输家


3

大学时的一个校友,经常被老师当做典范拿出来说。


她家境普通,还有一个弟弟,大学时所有的费用都是靠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不仅如此,还拿出一部分钱补贴家用。


平时没课的时候,同学都在谈恋爱,逛街,研究哪家的化妆品好用。她则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酒厂做销售,这份兼职一直坚持到毕业。


晚上10点,同学都准备洗洗睡的时候,她才刚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在她的世界里,似乎没有休息这一说。


由于很勤快,业绩不错的她,一直很受老板的赏识,经常被公司奖励。


大学几年转眼即逝,到了临近毕业时,大家都在着急忙慌地投简历,托关系找工作时,她被单位老板直接提拔为销售总监,实现了一毕业就升职,很快就有了不错的收入。


很多人羡慕她的幸运,却不知道这背后,是她用大学几年所有的课余时间换来的;没有那些没日没夜的努力,哪有现在的轻松和自信。


在知乎上看过一篇问答,答主老邪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写作十多年,靠各种稿费有了今天不错的生活。可谁知道,写过书的他,15岁的时候就辍学了。


曾经做过农民工、服务员,还被自己的家人嘲讽:你一个初中毕业生,还想当作家?


默默忍受这些难听话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他做过文学网站,有几十万人注册过,最穷的时候,连租服务器的钱也是借的。


经历过吃碗泡面都感觉奢侈的日子,住过一个月200多块的地下室车库,用过卡得无语的老旧台式电脑。


在24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帮人写了一本书,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之后便约稿不断,越写越好,做了自由撰稿人。


很多人评论,非常佩服他,我想大概只有他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


今天的顺利与精彩,无疑是昨天的汗水挥洒出来的。


放弃安稳的打工生活,经历过坎坷,最终会遇到一个优秀的自己。

《活着》:痴迷于舒适区,终究成了人生输家


4

高中时的班长,前一段活跃在班级群里,提起她,人人都称赞不已。


她算是我们班里最后一个结婚的,年龄比我们都大一点,但婚结得最晚,并非是因为她过于挑剔,而是她始终选择在打拼的时候,不谈感情。


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时,她忙着考证,考了初级会计证,还要往上考。


朋友父母都劝她,担心她年纪大到时候不好找对象,经常跟她强调有工作做着,谈谈恋爱也不影响什么,可她却坚持不谈感情。


报班,考证,学习,熬夜,成了她那几年的重心。


几年后,想要的证终于考下来了,在收入翻倍后,她才逐渐转移了重心。


如今,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生活和谐,令人无不羡慕。


原本可以和很多人一样,毕业、工作、结婚,走入一个普通人既定的程序中,她却偏偏说了“不”。


没有伸展区的劳心劳力,哪有舒适区的安稳与幸福。


全力以赴过后,职业成就感的收获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安稳固然让人沉醉,要知道,选择权始终在我们手中,有安逸的快乐,也有竭尽全力付出,最终收获的快乐,你怎么选?

《活着》:痴迷于舒适区,终究成了人生输家


5

高中校训中有一句话这样写,为人生的42岁做准备。当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成年后才逐渐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42岁,人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到了这个年龄,是仍旧奔波劳累,被生活所困,还是有所成有所得,完全取决于年轻时的选择。


选择安逸,那便接受当人到中年时,可能会被生活所累


成年人的世界,本就不容易。


愿你在人到中年时,对自己说,我不负岁月,亦不负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舒适   雇工   老丈人   输家   学时   无忧   年时   美文   安稳   安逸   羡慕   结局   父母   日子   同学   感觉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