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蒲汪

我们家乡的人管水塘叫汪,大水塘叫大汪,小水塘叫小汪;长着蒲的水塘叫蒲汪。

儿时,村子西北角上有许多蒲汪。

春天,上游的水库放水了,顺着村子西边的河,灌满了蒲汪。沉寂了一冬天的蒲汪灵动了;村边的小溪,流水潺潺;北方的村子,变成了江南。

先是在蒲汪里蛰伏了一冬的青蛙和蛤蟆,从瘀泥中钻出。眨巴着眼睛,趴在蒲汪的边沿上或浮在水面上咕呱地叫着。你走近它跟前,嗤溜一下钻进水中,然后在不远处,它又从水里冒出来。似乎是说:你抓不到我!

蒲汪里的青蛙和蛤蟆不停歇地叫着,夜间尤甚。

村子里的夜间,时有一两声狗吠,接下来,便沉入了一片宁寂。唯有村西北角上的蒲汪里持续地热闹。青蛙或蛤蟆的叫声此起彼伏,似在弹琴,又似唱歌,村子里的一切,在这天然的乐声中,沉沉的睡去。

接下去日子里,蒲汪里,会有一群一群的黒黒的小蝌蚪,在由蒲汪延伸出来的小水洼里或者在蒲汪的边缘,摇着尾巴,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

此时蒲汪里,冒出一根根淡绿的蒲芽,似一支支细箭,刺向空中。这一根根细箭不出几日,叶子变得宽了,长高了,变成了深绿。绿色的蒲密集起来,将整个蒲汪遮盖。微风吹到蒲上,蒲叶摇曳着,泛起绿光。

这时,蒲汪的水面上,会出现急急地游走着一群群小鲫鱼或者是一群叫不上名字的小鱼。水里也有大鱼,那是黑鱼,它半潜在水里,悠闲地游动着,似在巡视。

住了些日子,蒲们长大了,一棵棵约两米高,每一棵的中间,窜出一根蒲槌,蒲槌的上方,长着一根细长的蒲蕊,蒲蕊上包裹了一层薄叶。我们这些小孩子,走进蒲汪,折下蒲槌上方的蒲蕊,剥开薄叶,撸一把蒲蕊放进嘴里。蒲蕊不甜也不酸,嚼在嘴里,却有一种美妙的感觉。

鲁迅说,百草园是他的乐园,而蒲汪,是我们村子里所有孩子的乐园。

夏日,我们在蒲汪里洗澡、嘻戏、钓鱼。秋日,我们在蒲汪里折蒲槌,踩螃蟹。

我们家乡管毛蟹叫螃蟹。螃蟹有个习性:白天蛰伏,晚上出来觅食。螃蟹还有个习性:七上八下,金九银十。这里的数字,是指农历的月份。是说,在七月,螃蟹,往上游迁徙,八月,往下游走;九月和十月,螃蟹是比较肥的时节。不知为何,这数字竟被如今的商家利用了。中秋节过后,吃过晚饭,大孩子们约在一起,赤着脚,将裤管高高挽起,去蒲汪里踩螃蟹。

踩螃蟹有巧门,脚轻抬轻放,小步往前挪。感觉脚下有螃蟹了,伏下身,将手摸到脚下,抓住螃蟹的盖处,迅速地装进网兜。

夜间的蒲汪,有一点骇人。密集的蒲叶,在我的面前互相交叉着,像紧盯着我的一只只奇怪的眼睛。便不时的呼应一下同伴。

那一晚,我和弟弟各踩了一大网兜螃蟹。那一晚,密密麻麻的繁星用力地眨着眼睛,月牙儿却似有似无地挂在空中。那一晚,我和弟弟感觉,所有的一切格外美好。

蒲汪给予了村人们很多很多。

上游的来水储备在蒲汪里,像一座座小水库,村子里的人们用其浇园浇地。

秋末,上游的水库不再放水,蒲汪的水渐少。蒲汪快干涸时,人们涸泽而渔。水没了,汪底下的瘀泥上,便多了鲫鱼,黒鱼,螃蟹还有小白鲢鱼。

初冬,干涸的蒲汪床底的泥半干时,有的人专用扁铲将瘀泥方方正正的挖起来,晾透,用来垒墙。家乡的人管那土块叫"垡",垡是垒墙的好材料。因为,那垡里长有蒲的错综复杂的根,千丝万缕,扯丝不断,故不易裂而且抗日晒雨淋。

岁月如梭,几十年转眼过去,如今,人们的日子好了,不知为何,人们经常说起乌乌涂涂的天空,星星也少了许多;看上西北角的那些消失的蒲汪,还有村西边早已不再流水的河。心里,陡然就生出对以前的思念和对今日的落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白鲢   家乡   网兜   西北角   水塘   鲫鱼   习性   蛤蟆   村子   螃蟹   美文   水库   密集   夜间   青蛙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