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方法

朗读者主持人董卿说了一句话叫“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下帮助我表现的更出色”。

有没有发现这句话肯定了读书的价值和作用,肯定了所有书,而这里的所有书指的是董卿本人自己所读过的书,我们并不知道她到底读了哪些书,这些书是怎么在某一个场合下帮助她表现的更加出色,更不知道这些书对她有哪些影响。

这句话还提到了重要的一点“未来日子”,未来说明了当下读的书不会立刻起作用,马上有效果的那叫“鸡汤”,所以,书的价值和作用是体现在未来的,而未来的你会不会发现读书的作用是一回事,否认或肯定读书的作用又是另一回事。

当我们明白读书的作用不会立马生效之后,要摆正心态去面对读书这件事。

最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方法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吗?我觉得并不是。

读书是两个人的事,再夸张一点,读书是三个人的事。

大多数人会想到,读书摆明了是一个人在读,你在这儿夸下海口说是三个人的事,这不是忽悠读者吗?我的这种想法并非忽悠,只是一种闲暇时刻得来的“过时的思考”。

过时的思考”就像是对原有的知识换成另一种说法。

读书是三个人的事,究竟是哪三个人,认识这三个人对读书有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先认识一下,这三个人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书本,另一位是作者本人。

l 自己本身的角色:需要阅读作者所作的书。

l 书本的角色:作者高度集中化、思想结晶、经历经验、处事处世的集合表达。

l 作者的角色:连接书本和读者。

最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方法


这三位角色缺一不可,你需要读书,书需要被你理解并且产生自己的思考,作者需要想清楚到底向读者传达何种信息,才可以让读者清晰接受。

书需要有人读,这个人就是你,书向你传达文字信息,这种文字信息表现出多元化、复杂,这个时候你需要做读书札记,以便读完书还能产生新的思考。

做札记,是为了读书时让复杂的信息变成通俗易懂,自己可以理解的。

作者需要连接书本和读者,作者最想给读者传达信息就是读完有所收获,而不是产生一种读完之后感觉跟没读一样。

所以,作者写书的时候尽量会考虑读者的感受,所以作家们写得很努力,也很费精力,为的就是让读者产生一种新的思考和新的价值。

我们阅读一本书过程一般是买书——拆书——看封面——看作者——看封面文案——看出版社——看简介——看序言——看目录——看内容。

这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个过程,如果在过程中不加上写读书笔记这一条,恐怕很难将书中知识归为己有。

如果我们思考清楚读书是三个人的事之后,读书的过程就是这样的:打开书——阅读——思考作者这段文字的用意——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思考我能不能写出这样语句——思考这篇文章的行文逻辑——思考这篇文章是如何表达的——思考作者这样表达的高明之处。

最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方法


这个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是不是挺简单的。

这跟我们主题是一样的,读书没有方法,只是找方法的人多了,读书的少了,方法多了,读的人也就少了。

想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总比糊里糊涂去干的要好。

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总比盲目追求的要好。

读书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仪式,也不需要艰难的动作,只需要打开——合上这两个动作就可以完成阅读,如果想要深入阅读,就得要一本笔记本为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深入阅读就像是吃饭,吃饭你总不能乱吃一通对不对,你需要兼顾饮食合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摄入多少脂肪,摄入多少微量元素,摄入多少钙,这些都需要一个大致的标准。

回到读书就会变成:要读什么书,这本书讲了什么,读了之后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不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哪些地方用了更加巧妙,哪些地方用了会突兀。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点。

深入阅读的一个前提是:你必须要找到一本好书。

好书就像是《史记》、《资治通鉴》、《思考,快与慢》、《乌合之众》等等一系列的经典之作,这类书经得起读,而且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想读,甚至会读很多遍,这类书是需要做笔记的,这类书的笔记做好了,下次遇到同类的书,或者说同思想的书,可以阅读得更快,吸收得更快。

读书是没有方法的,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有所谓的方法了,而这种方法只属于个人。

所以说,读书最好的方法是没有方法。

如果你非得要找个方法,倒不是没有,最好的方法是阅读的时候带着“思考”去阅读。

最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方法


为什么说没有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呢?

很多人一开始读书的时候,执着于寻找读书方法,而不是认认真真去读完一本书,忽略了阅读的体验,知识吸收的利用率降低,感觉自己读书没有收获。

说实话,没有收获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刚开始读书,都有阅读利用率低,无法很好吸收一本书的知识。

恰恰每件事困难的是开头,越到后面会越好。读书也一样,刚开始读不懂,不会读,不会做笔记,不会总结,不会输出。

所以有人在开始本该读书的时间却选择了寻找读书方法这条道路上,迷迷糊糊找了大半月,找到了方法,兴致勃勃打开书,按照方法去践行,可是好像效果不是预想中的那么好。

这时候,你开始逐渐对方法失去“坠入爱河”般式的执着,会逐渐回归平静。

这个时候最困难的是,有人选择继续读书,有人感觉读了没有收获会放弃一段时间,有人直接放弃。

说到底,刚开始读书,千万不要寻找方法,而是认认真真去读些书,书读多了,方法自然来了,而这方法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别人复制不了,当时间线再拉长一点,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会越来越完善。

这时候,别人会寻找你给别人教教自己的读书方法,这个时候你最想说什么,是不是只能说,我只能给你提点读书的建议,至于方法是我自己的,对你有没有用得看自己酌情使用。

每个人走的路都是差不多的,有人走过来,走了许多弯路,有人把绕过弯路的方法给你,你侥幸缩短了时间,却失去了磨练的机会。当我们把绕过弯路的方法教授给别人时,会不会对自己说一句,其实走走弯路也是挺好的。

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着走着就有了”。

最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方法


不仅要走着走着,而且还要常走,熟能生巧,熟了就容易找到捷径,捷径不是一开始就能发现的,而是走了无数次之后才会发现。贸然走捷径,不仅会迷路,而且还费时费力,事半功倍就会变成功倍事半。

要记住读书没有方法,就像生活没有任何捷径会让走的平平坦坦,一帆风顺,该经历的还是要经历,该遇见的还是要遇见,该避免的要避免。生活教给人最大的本事不就是坚持和磨练吗?

懂了生活,就会懂得读书其实和差不多,读书虽然没有生活那样可以磨练,但书本可以磨练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现实世界是一种世界,精神世界也是一种世界,只是与每个世界的相处方式不一样,所以用坚持和准备接受磨练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世界,就像雨后彩虹,在天空高高挂起,欣赏一番,心中赞美几声,声声入心。

不要痴迷于方法,要痴迷于方法之外的方法,回归本身,回归事物本身,回归自己本身。

还请相信,我说的

每一句话,

你都有理由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方法   弯路   捷径   美文   书本   哪些地方   角色   读者   作用   过程   感觉   发现   作者   知识   世界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