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告诉你,积累“善德”,就是积累福气

前面,我们说了立命和改过之法,现在再看看积善之法。

积善,就是要“积累善德”,换句话,就是积善积德,积善积德,并非一日就可做到,须像愚公移山,有恒心,还需方法。

愚公移山,不仅为今世人造了福,还给自己的子孙后代造了福。

袁了凡告诉你,积累“善德”,就是积累福气


像现在修路,从城市修到郊区,从郊区修到乡镇,从乡镇修到农村,看似车多了,感觉危险了,但带来的隐形效益,那是无法估量的。

有些东西,即使你看不见,不能说明它没用;有些东西,即使你看得见,也不能证明它切切实实有用。

所以,有用这个词,可以按照《了凡四训》中所说的积善之法,来看看是怎么说的。

上半部分

何为积善

积善,就像是袁了凡发誓要做3000件善事,他做到了,后来又发誓做3000件,也做到了,后来直接提高到1万件善事,到了1万件,他感觉有难度了,所以一直忧虑。

直到有一天,他在梦中遇到一位圣贤之人,向圣贤之人禀明做1万件善事很难,圣贤之人告诉他,你在当县令,你把百姓的赋税减轻下来,这样一来,就是恩惠万民,这不就做到了1万件善事吗?袁了凡恍然大悟。

在《易经》中说:“积累善德的家庭一定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就像古时候,一个姓颜的人将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并且罗列了孔家祖宗积累善德的各种善事,并预测孔家后代中一定会有兴旺之人。

袁了凡告诉你,积累“善德”,就是积累福气


孔子夸赞舜的行为属于大孝,并说:“像他这样的人,不单单祖宗可以享受他的祭祀,子孙也可以保住他的福泽。”这些都是至真的言论,并且是可以用历史证明的。

说到积善,一看,是属于一个人的,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看,你积累的善德,上可以涉及到祖宗的名誉,下可以给子孙后代做榜样。

所以说,积累善德,看似苦了一个人,再说,做善事,也不是苦差事。就像帮助一个人,你得到的是快乐,而非苦。

积善,说白了,就是做善事,并且持续做,这样一来,上下都可感受到你一个人所带来的福泽。

像《傅雷家书》,这是给自己后代所说的,可真是这样的普世道理,成为人人爱的,想要学习的榜样,你也想象着傅雷那样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一种积善。

下半部分

《了凡四训》中的积善“因果”

像前面说的,一个人做了善事,且持续做了之后,后辈会因此受到他的福泽,会成为有福气的人。

看个故事你就懂了。

以前有个叫杨荣的人,是福建人,曾做过官。他家世代以摆渡维持生计,也就是靠来回渡船维持生计。有一次,下大雨,下了好几天,溪水涨了上来,冲垮居民的房屋,不少溺死的人顺着水往下漂。别人的摆渡人忙着打捞漂浮的遗留物品,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忙着救人。

别人见他们不捞东西,嘲笑他们。到了杨荣的父亲出生后,杨荣家的家境越来越好。有个仙人化成道士告诉杨荣的父亲,你的祖父做了许多善事,都积攒了许多阴德,他们的子孙都应成为大官。

后来杨荣出生后,二十岁考进来进士,并且仕途顺利。皇帝还授予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与他同级别的官位。并且杨荣的子孙发展的也不错,也出了不少贤能之士。

这里出现的仙人,换成现在的话,就是一种机会。

此前,你所做的善事,也就是你所做的准备,到后来你发展了,是因为你前面付出了,所以才得到回报。

袁了凡告诉你,积累“善德”,就是积累福气


刚才讲的这个故事中,充满了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祖父、曾祖父的善德,就没有后来杨荣的仕途之路,杨荣要是没当官,后代也不会有贤能之人。

你看,这种因果关系,在古代还好。

换到现在,很少有人信,你不信更好,因为现在你后来得到一切,都基于你现在所付出的努力,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些话,看似空洞没用,好好一想,积善说的不就是一个人要好好努力,只有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换言之,你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就像读书,只有你读了,你才会说出更好句子,你不读,永远只是“哇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孔子   贤能   曾祖父   愚公移山   因果关系   善事   仕途   子孙后代   圣贤   祖父   祖宗   子孙   福气   美文   后代   父亲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