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父亲"一一昊奕凡的心灵的另一面

“我没有父亲”这是2016年吴奕凡对媒体说的话。(媒体图附下)

现在看来,这句话是他潜意识深处真实的爆发。它清晰地反映了吴奕凡心灵的另一面。

每一种行动的背后都是心理在驱动。每个人心理形成过程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其童年时代。这个时候的经历,可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不幸的是,他十岁时,父母离婚了。从父母感情起冲突,到家庭破裂。三十年前,这段时间一般都是以年来计算的。在这过程当中,父母之间相互吵架,甚至推搡,漫骂,冷战,热战,肯定会时断时续,空里充满了忧虑,抱怨,暴怒,猜疑甚至忌恨。而不满十岁的孩子也子火受着几乎无底的恐惧,在他的内心留下不可抚平的伤痕。父母最后的分离,肯定会使他产生强烈的被遗弃感以及从此基础上产生的愤怒,怨恨和恐惧这些强烈的情绪体验。情绪指向的对象是他自己的父亲。

那么,后来他原谅他父亲吗?没有,2016年有人猜他的父亲。他的反应极为剧烈:我没有父亲!!

“我没有父亲"一一昊奕凡的心灵的另一面


“我没有父亲"一一昊奕凡的心灵的另一面

当时媒体猜,这是因为吴亦凡想保护他的家庭,让父母不被打扰而使然。其实这是他内心永远的伤痛。母亲吴秀琴为大众所熟识,为什么他父亲却似迷?因为他从内心对父亲充满抗拒,不满,甚至敌意。

有人说,母亲是家,而父亲是世界。十岁那前后几年,吴亦凡的世界崩塌了。一个对父亲都无法包容的人,是很难想象他会尊重世界的。

离婚后,吴秀琴带吴亦凡到加拿大,不管是为了逃离还是惩罚自己的老公,还是别的原因,说明其经济条件是不错的。

之后吴秀琴肯定对儿子是爱的, 在那种情况下,一个女人会把儿子当作整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个相当优秀的女人,会如何爱和培养自己的儿子,这种爱甚至达到非理性的程度,溺爱。在这种爱中,吴亦帆似乎成长得很好,但也正是这种爱让吴亦凡心中不知敬畏为何物。(其实,从事情发生之后表现来看,吴秀琴本人亦不知敬畏)

从现在来看,吴秀琴心中并没有原谅前夫。我们不知道她会将怎样的父亲形象描述给十岁的儿子,她会将多少离婚和生活中的伤痛倾诉给儿子。我们吴亦凡的表现告诉我们,他心中在十岁那些年埋下的阴影始终没有抹去,还加重了。

对父亲充满愤怒,甚至怨恨,对世界不怀敬畏,事业成功后,资本百般包装,粉丝千般怀绕,朋友相同病态价值观的引导……

他走向那条路,是必然。

只是那些现在拼命撇清关系他的朋友们,蜂拥花般的粉丝们,将他披上光环的资本和传媒们,还有他的父母亲,该思索什么,收获点什么呢?

给孩子一个温暖完整的家,帮孩子塑造一颗善良,积极,宽容,有爱的心灵,比给他们金钱,让帮他们得高分,给他们豪车…都重要。

心理学上说,5岁的孩子基本心理框架已形成,十二岁后,孩子心理模型基本定型。可以改,但很难了。

那么,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是最重要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热战   父亲   敬畏   美文   怨恨   伤痛   愤怒   恐惧   内心   儿子   父母   心中   心灵   孩子   心理   媒体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