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重在一个“化”字

文化消费重在一个“化”字

李太白说“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讲的是陶渊明用没有琴弦的琴,同样能拨出清风浩荡。这个世界真正的美,一定是以多元化为呈现标准。都市文化消费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自我审美权利的最大延伸。如何才能让人们从外在的文化消费转向内在的文化消费,从盲从于品牌回归到生命的诚恳与真实,是我们这些文化研究者,更是所有中国人都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文化消费重在一个“化”字

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农耕文明中孕育传承,传统的中国人习惯于在土地上寻找自己的归属,获得自己的组织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方式。与这种农耕式文化消费模式相对应的是都市性的文化消费方式。都市文化消费一般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自主性与多元化特征明显。这种变化,使人们的文化消费不得不从群体性节庆消费,逐渐转变为松散化的个体消费。这种转变带来的结果,是很多中国人的文化消费观念日益迷茫,以至于不愿消费文化,拒绝文化消费,这种现象成为中国文化消费领域面临的一

个巨大难题。跨越式的社会发展,让我们的文明不可避免地出现断层,我们越来越过分地追求文化消费的结果,而忽略文化消费的过程;过分地追求集体评价,而忽略个人感受;过分地追求数量与规模,而忽略品质与规则。

文化消费重在一个“化”字

在我理解,文化消费,重在一个“化”字。普通公民应当把文化变成一种生活元素,进而拓展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物质消费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层面的需求,但人类的精神成长与自信一定是在文化消费中完成的。文如何“化”人?优秀的文化消费能够让一个人在多变的时代里找到自己与时代的关联,找准自己的坐标,有能力调整自己生命的短板,并不断趋于知行合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优秀的文化消费,更能够唤醒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品质与生活尊严的深刻反省与终极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太白   节庆   文化   农耕   浩荡   断层   美文   特征   品质   中国人   传统   优秀   生命   方式   时代   都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