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读城我与岭南的故事

岭南文化中的江门学派对弘扬国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学术史上也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地位。江门学派陈宪章是宋明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发展人物,他也是一位岭南人士。从康有为、梁启超一直到孙中山先生,都是岭南人士。

文化不是附庸风雅,不是孔雀翎毛、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仅仅是江门学派留下来的书本上的学问。它是什么呢?是要让中国更好,让人心更稳,让这个民族活得下来,而且活得气宇轩昂的一种底气。所以才有了变法的这一代人,所以才有了康南海带着他的弟子们“公车上书”的故事。

「读书与读城-广州站」-我与岭南的故事

谈到岭南人对于国学的弘扬,我特别想提一个人,就是被毛主席誉为“国宝”的北京师范大学老校长陈垣先生。陈垣先生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就担任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北师大的博物馆,那里面从上古三代一直到元明清大量的文物,都是当时陈垣先生倾尽个人家产拍下来的,后来留给了学校。中国一代一代的硕儒,他们个人生活极其清贫,但是他们为社会留下来了无法估量价值的文物。

从陈宪章到康南海、梁启超,一直到陈垣校长,他们个个身体力行、以身正道,能够文而化之,把文明化成一种行动力,他们给这个民族擎起文化的一角,这就是老子说的“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人的肉身都会死,但是他们的精神死而不亡,当我们今天念起这些名字的时候,都会心怀敬意。

在我看来任何文化要想“文而化之”,都一定要有温暖、朴素和天真的气质。温暖是一种调性,岭南文化的温暖就像广州的天气一样,所以我说第一次到这里来,就对羊城一见钟情了。因为我来的时候是春节,在北方百花凋谢的时候,这里却是一座花城。这种温暖是浪漫的、天真的,它是能够让你的生活活色生香的。

「读书与读城-广州站」-我与岭南的故事

北方人在岭南是有心灵的安顿的,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一辈子都流离失所,到晚年的时候盘点自己这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南一直被贬到海南岛,到了天涯海角。就在他一路流离的过程中,他突然彻悟了大道理,就是天下何处不可安心,安心之处什么地方不是我乡呢?岭南给他的感受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里名山秀水,岭南人给他的接待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种鲜美,那样简练与天真的一种生活,让他远离了新旧党争,而岭南最后对他的安顿就像天天在过节。他后来说“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

苏东坡到了这里以后,放下了他最初出蜀时候的执着,他在一个浩荡的大格局里面成就了自己的不惊不惧。苏东坡的《定风波》,他说大家都遇雨逃散了,有风雨的动静大,可以不听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到了这里心中自然就不怕了,不怕的时候就任这一生风雨穿越,也许会迎来晚霞,雨后之后会晴朗,会有那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生的大跌荡、大沧桑,历练出来的大胸襟、大格局,他怎么舍得离得开岭南的温暖呢!

「读书与读城-广州站」-我与岭南的故事

温暖,是我在这里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让一个人从将死的标签中走出来,可以变得通透而柔软,就像苏东坡晚年写给他弟弟子由的信里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说,我陪玉皇大帝,有满腹诗书可以跟他聊,要饭的乞丐坐下来我也能像兄弟一样对待他,在我眼里没一个人不好。后来林语堂先生给他写传的时候还说,这个人怎么能看谁都好,他就不恨谁吗?后来他明白了,他说苏东坡也有他的恨,但是他恨世而不恨人,因为恨人是无能的表现。

热爱饮食,热爱风景,热爱每一个人,热爱所有值得热爱的事情,这是一个人活着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人因为做学问,而对于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在恋爱中的男孩子对女孩说:“为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甚至可以抛弃父母。”这一定是有毒的爱情,如果男孩跟女孩说,“因为有了你,我更爱整个世界。”这才是有益的爱情。一个人要把生活过的充满热情与乐趣,而岭南恰恰就让人有这样的一种机缘。

「读书与读城-广州站」-我与岭南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邓国骥,倡议了一个挽救失足青少年的“羊城金不换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97年前后,中央电视台派出由我作为总撰稿人的团队到广州做采访。当时广东当地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吃打边炉,大家围在一起坐下来热热腾腾。那时我才知道粤菜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好多食材嫩而不生、肥而不腻,通过饮食可以感悟出儒家的中庸之道。当时在岭南,我们可以天天看着北方所没有的蓬勃绵延的夜生活。另一方面,即使在执法机构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人情之暖。在少年犯即将参加高考的时候,由监狱专门开具证明,让这些孩子去参加高考。为了扶助少年犯真正地改过自新,监狱专门聘请老师为正在服刑的他们开设的辅导功课。通过努力,一些少年犯考上大学。这才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一个地方之所以活色生香,它的温暖不仅仅是在体现日常之用的物品上。日常的东西接触久了,我们的内心是会变得仁厚宽容,会给人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的。在广州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品尝粤菜,尽管清淡,但那种清淡有时候却饱含深意。古往今来一瞬相逢。听着粤剧清曲,可以用大把的时光去谈早茶,这一切就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广州人应该在生活中感悟、喜爱岭南文化。

「读书与读城-广州站」-我与岭南的故事

每一次来到广州,我都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欣喜,想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自己的体会上。这20年来,我在广州有了很多朋友,甚至我在这里也有亲戚。我也很喜欢广州一些新的文创企业,除了广州图书馆,广州的方所也是我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看见坐在地上专注读书的人们。我一直在想我们有限的时光里,人要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去修自己的心,才能够让那些圣贤穿过尘埃来到今天。

2017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新的岁月里,你真的遇见高处的阳光吗?那就让我们向圣贤借一点智慧,让自己这一颗心因为思虑而有所得到,这种思考与判断才是人类真正高级的地方。让文化文而化之来成全我们,岭南这片风土能够引导着我们更加丰富,更加天真,也更加朴素与温暖。一步一步向前走,我相信各位在座的朋友,都是对于书中的道理有信任的,也都是对自己的生命有尊重的,与这样的人共同前行,阳光一定在更高的地方等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岭南   北京师范大学   少年犯   江门   南海   宪章   玉皇大帝   活色生香   粤菜   广州   美文   校长   天真   温暖   地方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