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今天是周末,难得的休闲时间,不用再去拼命的为世俗物质奔波,所以,今天我们不谈通货膨胀,不谈股票基金,不谈收入问题,不谈各种世俗之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历史,感受一下伟人的风采,以此洗涤我们身上的世俗之气。以史为鉴,可以思己省身。

美国的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生与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是第一位进入红色区域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埃德加•斯诺之墓地

1936年开始他不辞辛苦,冲破各种阻碍,最终深入中国革命的心脏地区—西北革命根据地,对中国工农红军,中国的普通士兵,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如毛泽东、贺龙、朱德、彭德怀等,并将其采访向全世界进行了真实的报道,第一次让全世界人民真正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的未来希望。

后来他将这些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印象,感受一下有血有肉的时代伟人。

埃德加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是在保安,对于保安他是这样描述的:

“在唐朝和金朝的时候,保安曾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边防要塞。至今人们犹可在一条狭仄的隘口两旁,看到堡垒的残迹,被下午的阳光染成一片火红色。当年蒙古人的征略大军,就是通过这条隘口大举侵入这个山谷里来的。保安还有一座内城,从前驻扎过边防军;最近经过红军修缮的一道高大的用作防御的砖墙,围绕着约莫一英里见方的地方,就是现在保安城所在。”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埃德加斯诺就是在这样一个落后,偏僻的小地方,见到了他一直充满好奇的毛泽东。他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他写到“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聊天”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包括“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著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历来都是健谈和自信的。在此印象之下,埃德加斯诺对毛泽东进行了这样的评价“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要了解中国国内动向的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我以后还要根据他所告诉我的情况,把他个人历史的那个丰富的激动人心的纪录写进本书。但是我在这里想要谈一些主观的印象,还有关于他的令人感到兴趣的少数事实。”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反抗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末,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毛泽东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si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毛泽东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或不敬仰他的人。他个人在运动中的作用,显然是很大的。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我想我第一次的印象——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错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到兴趣的事。”

这就是一个外国人对毛泽东的初次印象。不难看出,即使一个跟中国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外国人,对毛泽东也是非常敬佩和崇敬的,毛泽东虽然是农民的代表,衣着、食宿、外表都是极其朴素和简单的,完全看不到一个革命政党的领袖应该享有的特权和地位。与南方的另一个政党及领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论是埃德加斯诺,还是后来的著名教育家、政治家黄炎培,或是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来到红色区域后,对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都是赞赏和敬佩的,都觉得中国革命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弃物欲之念,“遇见”44岁时的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

人生旅途虽艰,但我们应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心,不能永远被物质追求所牵绊。周末难得,抛弃一切杂念杂想,静静的品品书,也是一种乐趣,一种别样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苏维埃   中国共产党   隘口   战略家   这一点   南京   物欲   伟人   红军   美文   中国   世俗   领袖   保安   身上   采访   印象   风采   历史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