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爷”新理的发


“球爷”新理的发

“球爷”新理的发,显得更加年轻,亦更加“自在”了,怡然自得而其乐融融地玩耍着,它自己的蓬松如毛球的尾巴!忘了给众人简单地介绍一下了,“球爷”是只爱宠公猫,是我的好友,那位今日头条平台里的“我的青花我的瓷”之家养“好孩子”。

众生万物世界皆有灵性,即释家之佛性也!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里,永恒在瞬间收藏!”,可以说,无论是一粒沙,还是一朵野花,或者是一只猫,亦或者一个人,都是天地人三才之中的世界的一分子,都是可以小中见大,延伸出无限的想像,可以去感同身受的、由此及彼的去度量,即可以把有限推及为无限,并最终转化为永恒的沧桑世界。看到“球爷”的今天之神态,毫无障碍地自在着,圆融通达的欢喜着…,这个“史河无我居士”认为,这也许就是《心经》的“观自在”吧!


“球爷”新理的发

许多释门大德皆云《心经》的核心就在第一句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那么也许就是这样的吧!

其实“观自在”是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是观自在菩萨。 但是在《心经》中,“观自在”就是一种境界,一种无所挂碍的境界,就是没有了分别心的妄执皆去的境界。在佛学的理念中,所有的好坏美丑都源于人们的自心,要是没有了这个分别心的妄执,你看什么都是一样的,无是亦无非,也就是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看透了本质也就“无所挂碍”了,这就是“观自在”。其实眼前的一切甚至整个世界都是分别心的妄执而生,整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是自己妄心的勾画。若是没有了妄心分别心就会达到色空不二、凡圣无别的境地。观为观照,自在就是无拘束无障碍,超脱了一切对立的分化状态和一切的束缚状态,无得无失,无生无死的本然状态。

也许,我们理解了“观自在”就可以视日常生活的一切为修行之场,其实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比如,人们常说“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南宋方岳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此诗句表达了人生在世,事情不会尽善尽美,常常是顺心如意的事情很少,而不如意的十之八九,这个应该是人生的无奈与心酸之常态。

大概人们应该是有这个共识。其实,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在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中,苦谛是最关键的一谛,也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

可见人生不得意的时候太多了,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无须去刻意去美化,亦无须刻意去回避这个真相,也许你这一位“史河无我居士”,真的应该去向“球爷”学而习之“自在",只须要去行走在人生之途,勇猛精进的前行,无须回头的一路走去…


“球爷”新理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公猫   释迦   勇猛精进   佛教   如意   心经   居士   野花   美文   菩萨   自在   本质   境界   状态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