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争春梅先笑


梅雪争春梅先笑

“梅雪争春梅先笑,吾来品鉴俱风雅!”

在南宋时期,有诗人卢梅坡,已经为这个梅雪品鉴问题,作出过他的个人的意见的评论,当然了,千年之后的这个豫南决水之岸的“史河无我居士”,比较赞同这个“梅坡”先生的观点。当然了,“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卢先生他自号“梅坡”,就像我的自号“史河无我居士”一个样。求同存异吧!我们皆认为,梅花和雪花他们个人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谁,其实梅雪都是有道理的。如果这样争执下去而难坏了诗人,又有那位评论家去或者诗人,来作这难写的评判文章。我们平心而论来说句公道话吧!…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就这样子吧!

如果只有梅花而没有雪花的话,那么梅花看起来就像没有什么精气神了,就像如果下雪了却没有文人高士们的诗文相合晿颂,也会明显的非常的俗气,少了人文的滋润啊!人们应该是想象一下吧!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时分,文人雅士们为这个疫乱的庚子鼠年腊月里,那第一枝开始绽放的梅花写好了诗,刚好此时此刻的天空又下起了雪花,纷纷扬扬。我们再来看这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我们应该是感念上苍,这是何等的慈悲开示啊!

梅雪争春梅先笑


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岑参有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梅雪争春梅先笑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此诗就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奇”字。然而“史河无我居士”在他的诗歌品鉴随笔《我的青花我的瓷》里,却是无以复加的喜欢、最欣赏该诗中的那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过我个人认为这诗句中的“梨花”置换成“梅花”,也应该是可以的,因为梅花的品种里,有“香中别有韵”的红梅,也有“冰肌玉骨”的白梅。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诗: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沉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史河无我居士认为该诗句里的“繁似雪”,当然是指纯白色的梅花啊!

梅雪争春梅先笑


在江苏苏州有一个“香雪海”景点,这个景点位于苏州邓尉山及其附近山坞,因为遍植梅花,每年花盛开之时,繁花如雪,望之如海,落英缤纷,香飘数里,素有“香雪海”之美名。“香雪海”之名,始于清康熙三十五年江苏巡抚宋荦赏梅后题“香雪海”三字镌于崖壁,从此香雪海名扬海内。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必到香雪海赏梅,现有乾隆诗碑一座。诗碑旁是著名的梅花亭,出自近代吴中工匠,香山帮传人姚承祖之手。现在的西崦湖滨吾家山是赏梅的最佳处,每年的“梅花节”都会在此举办。

当然了,史河无我居士始终认为,这个苏州“香雪海”景点之名,应该是受到了王安石的《梅花》诗的灵感启发而来。因为王安石的《梅花》诗最早能够另辟蹊径去描写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梅花》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不同的风骨雅致,简简单单地仅用两句诗就高度精彩的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在华夏之文坛关于“梅雪之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令人钦佩啊!

梅雪争春梅先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轮台   吴中   盛唐   诗碑   乾隆   景点   苏州   江苏   居士   梨花   诗句   文人   美文   梅花   雪花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