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石图鉴匮要_鼓浪石


雅石图鉴匮要_鼓浪石

“鼓浪石”是鼓浪屿沿海的一座礁石,相传"鼓浪屿"岛名由来于此,而在宋代时,该岛屿的名称为“圆沙洲”。

在宋代末年,对岸嵩屿的李姓渔民, 因出海捕鱼遇风,就到“圆沙洲”上暂避风浪。日子一久,来此避风的渔民多了起来,形成“李厝澳”聚居区,即今“内厝澳”街区。厦门话“李”、“内”同音,“内厝澳”由“李厝澳”演变而来。


雅石图鉴匮要_鼓浪石

鼓浪屿唐宋时称“圆沙洲”、“圆洲仔”,乃是因为小岛呈椭圆形,四周遍布沙滩,形象而称之。那时岛上巨石满坡,绿草丰茂,却渺无人烟,颇为荒凉。这个厦门的卫星岛,原名"圆沙洲",这个别名"圆洲仔",应该是他的乳名或昵称,听名字就可想像出他虎头虎脑的胖小子模样。明时改称"鼓浪屿",听说是因为潮涨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当你从口里字正腔圆地念着这“鼓浪”二字的名字,仿佛此刻你的胸中便有一种惊涛拍岸、鼓浪前行的气势,油然而生啊!民国时期,鲁迅在“厦大”短暂停留时,所办刋物便直接取名为《鼓浪》,可以想像当年先生也是对这个“鼓浪”之名,甚是喜爱有加啊!


雅石图鉴匮要_鼓浪石

到了明代,圆沙洲上的居民越来越多,而且修了庙宇。人们发现小岛西南海滩上屹立着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 ,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冬冬声响,俨如击鼓,因此当时的人们就称它为“鼓浪石”,以后“圆沙洲”也从此正名为“鼓浪屿”了。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在小岛最高处的巨岩上写下“鼓浪洞天”四字,说明那时的鼓浪屿,已经是著名的旅游区了!


雅石图鉴匮要_鼓浪石

从上述关于“鼓浪石”的名称来历,“史河无我居士”认为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传统华夏的赏石文化里,关于雅石的相关认知。传统赏石界所谓的“雅石”又称观赏石、玩石、奇石、怪石等。它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造形奇特、纹饰美丽、色彩多样、性质稳定等“形、质、色、纹、韵等特点,并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矿物、岩石或化石等。雅石一般约定俗成的被石友们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石、生物化石、事件石、异石等六大门类。这个“鼓浪石”的礁石,从传统雅石的分类来讲,应该是属于“异石”也!也应该是属于名扬天下的奇石啊!

雅石图鉴匮要_鼓浪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鼓浪屿   渺无人烟   鲁迅   潮涨潮落   岩洞   礁石   图鉴   厦门   渔民   宋代   矿物   化石   小岛   美文   沙洲   想像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