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不要只从个人利益得失方面去考虑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给后人留下了两条含有深刻哲理的字幅。一个是“难得糊涂”,另一个就是“吃亏是福”。“吃亏是福”的来历是这样的。

郑板桥有个远亲叫郑煊,有一次郑煊做木材生意,货运到外地,货价狂跌,眼看就血本无归。郑煊以为自己的末日到了,便将苦恼告诉郑板桥。这时,郑板桥便送了郑煊一幅勉词,题头写的是“吃亏是福”。

看到这横幅,郑煊精神上得到稍许安慰,心境也逐渐平静下来,便带着自己的商船回家。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木材的价格突然涨起,郑煊因此发了财。回家后,郑煊静静地思考着郑板桥给他的题词,并从中体会出了人生哲理,于是将郑板桥的题词作为家训,刻在墙壁上以示后人。

在台湾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从1万元台币起家,最后拥有了100亿台币的资产。他说他在别家做总经理时,曾经问他的老板:“我如

166出的却是入格和灵魂的代价。由此,他们失去了纯活美好的心地,以太来美好的入生境界跌到了一堆垃圾上,这种题落是报本性的摄失,无法挽回的损失,终归是得不偿失的。

何跟你一样成功?”老板说:“假如你要成功的话,我建议你参考李嘉诚的线首学: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正如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所说的:如果我们能替别人的利益着想,那么,我们的事业才能繁荣。

在利益面前,各种人的灵魂会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有的人在对自己有利或利益无损时,可以称兄道弟,显得亲密无间。可是一旦有损于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什么友谊,什么感情统统拗置脑后。

事过之后,谁还敢和他们交心认友呢?当然,大公无私、吃亏让人、看重友谊的人还是多数。但是,在利益得失面前,每个人总会露出本来面目的,每个人的心灵会暴露出来当众表演,想藏也藏不住。其实,每个人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需要维护别人的利益,或者说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要损害别人的正常利益,多为别人的利益得失考虑,也是在为自己创造利益。

人生在世,能有几多春秋?凡事都不要只从个人利益得失方面去考虑。人,有时总会患得患失,有时得到的,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并不一定是坏事。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微道:“主啊,难道我们中同没有一个免不为到天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全期的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李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人是最不幸的入。以在活中,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得失,抛弃所有人的期许。在他追求取务、么望,超越自身价值时,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之后,便一发不可收,为了满足更大的欲望,就顺理成章变本加厉地无恶不作,不顾虑入利益得失。

在生活中,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要只顾个人利益得失;而应该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感受,多为别人着想。切记“有所得就有所失,而有所失就有所得”的古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个人利益   得失   友谊   台币   中年人   美文   吃亏   后人   天国   木材   所得   不幸   灵魂   利益   老板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