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落入“鸟笼效应”陷阱,远离欲罢不能的“鸟笼”


警惕落入“鸟笼效应”陷阱,远离欲罢不能的“鸟笼”


有一天,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好友卡尔森打赌说:“我敢保证,不久之后,你会养一只小鸟!”

卡尔森听了,觉得很荒唐,就笑着说:“你在开玩笑吧,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我是不可能养鸟的。”

几天之后,卡尔森过生日,许多朋友们来为他庆祝,詹姆斯也来了,还带着一只精致的鸟笼作为生日礼物。

卡尔森看到鸟笼,想起前几天詹姆斯说的话,就会意的笑笑说:“好你个詹姆斯,你还真想让我养鸟啊,可惜最后你肯定会失望的,不过我还是要谢谢你的鸟笼,我很喜欢它!”

说完,便将鸟笼挂在了自己的书桌旁边。但麻烦随之而来,从那以后,每个来拜访卡尔森的客人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教授你养的鸟死了吗?”

而且每个客人与他谈话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些与养鸟有关的话题,如养鸟的知识、养鸟的责任心与爱心、养鸟的注意事项等等。

卡尔森一遍又一遍解释说,他从未养过鸟。不过客人们都不会相信,反而认为是他养的鸟出了问题,而又不好意思承认。

卡尔森百口莫辩,有口难言,这只鸟笼就成了“鸡肋”,想扔掉鸟笼又不舍得,留着又是个麻烦。

最后,卡尔森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买了一只鸟儿放在笼子里,这总比整天解释或被人误解好多了。


警惕落入“鸟笼效应”陷阱,远离欲罢不能的“鸟笼”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鸟笼效应”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常常遇到。


警惕落入“鸟笼效应”陷阱,远离欲罢不能的“鸟笼”


比如,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时候我们溺爱孩子,孩子要求买一部手机,很多父母即使不情愿,但还是狠心给孩子买了一个很好的手机。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会说,主要是用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慢慢的就用上了QQ、微信的聊天软件,后来慢慢的就用手机打起了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孩子提的每一个要求都是符合实际的,是顺其自然形成的。这个手机就是“鸟笼”,与同学交流、使用聊天软件到打游戏就是这只“小鸟”。从一开始,你会觉得,既然买了手机不给他用,那买这个手机干嘛呢?既然买了,他使用就是合理的,怎么使用都是顺其自然。


警惕落入“鸟笼效应”陷阱,远离欲罢不能的“鸟笼”


再比如,我们买了一套新房子,原来老房子里面的很多家具、电器,都还能够使用。但等你买了新房子以后,你不会愿意把这些旧家具、旧电器,搬进这套新房子里面。即使搬进去,你也会觉得与新房子格格不入,要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把这些旧家具、旧电器全部换掉。这套新房子就是“鸟笼“,这些新家具、新电器就是“小鸟”,有了鸟笼,你就会把小鸟放在笼子里。

所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防止在自己心里面挂一些不必要的“鸟笼”,然后再装进一些没有必要的“小鸟”,防止自己落入“鸟笼效应”的陷阱。小则使自己工作、生活一团糟,大则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比如,切不可在自己的心里面挂一只贪欲的“鸟笼”,如果一些不该飞进的“小鸟”飞进了笼子里,那后果不堪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鸟笼   装进   詹姆斯   效应   卡尔森   有口难言   都会   欲罢不能   美文   顺其自然   小鸟   陷阱   客人   麻烦   电器   孩子   工作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