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堤的传说


鲧堤的传说

王立新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在大禹治水之前,禹王的父亲鲧就是一个治水官,只不过鲧因治水不利而被治罪,尽管鲧治水不成功,可历史上也曾留下不少他治水的遗迹,鲧堤便是其中的一个。

鲧堤的传说

滚滚黄河东逝水,源远流长写春秋。相传在尧舜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平原大地一片汪洋,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尧帝根据四方部落首领的建议,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历时九载,用筑堤拦堵的方法抗洪救灾。

   民间有一种传说,鲧为了平息水患,显现神迹,到天庭盗取“息壤”。那是玉皇大帝的神土,一小块就能迅速 “复制”出很多土壤,只要投在地上一点点,就会一变十、十生百,堆成大堤,积成丘陵。鲧把 “息壤”撒向洪水中,眼前立刻出现了一条条堤坝,拦住了汹涌的波涛,驯服了兴风作浪的水怪。人民得救了,可是,鲧却因偷盗 “息壤”而激怒了玉皇大帝,被派来的天兵天将杀害,剩下的 “息壤”也被夺走了。为了纪念鲧,人们就把那些堤陵叫做 “鲧堤”。


   这迷人的神话,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洪魔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看出,传说中的鲧忠于职守,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是很得民心的。

  

   古语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鲧带领广大人民以 “堰”(筑堤)治水,按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料,洪水横溢,一浪高过一浪,时常决口,反而冲毁了更多的房屋,淹没了更多的田地,结果劳民伤财。史书上说,舜接替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把治水无功的鲧流放到了羽山,今山东省蓬莱县东南30里处。另一种说法是, “帝怒,杀鲧,令其子禹,袭父职治水。”禹受命后,接受了父鲧失败的教训,经过周密考察,改堵为疏,即挖河,把洪水导入大江大河,再归入大海,十三年后治洪终于胜利。

在河北省邢台市东部临西县境内,到目前还有一段一段的鲧堤遗迹,鲧堤自南向北,从西门豹治水的漳河流经临西南端的尖冢镇开始往北没多远就有两个村庄东张堤和西张堤,据说鲧堤从这两个村中间穿过,以堤为界才有了东、西张堤两个村落。再往北鲧堤过临西县城童村南邻的古仓上村,仓上大槐树碑文记载鲧堤就是从这棵古槐树旁边向东北方向折线经过,约4华里就到了前堤口村,继续往北就是后堤口村,再往北过司马迁写《史记》曾经住过的临西吕寨古镇继续往北就到了威县邵古,过邵古继续往北就到了武松打虎故事的主人公武松的故乡清河的大堤村,可惜我再也没有有继续往北考察,究竟鲧堤最终到了哪里我也不敢冒昧主观臆断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上高中的时候,每次从老家到县城上学都还在鲧堤跟前通过呢,明显看到自南往北一条断断续续的古堤高出地面4、5米呢,只可惜现在好多高出地面的古堤慢慢地被建筑工程开发商买走填充地基了,遗憾的是鲧堤遗迹就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了,庆幸的是张堤、堤口、大堤等一些村庄将与它的名字一起永远作为鲧堤的见证载入史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临西县   临西   邢台市   清河   洪魔   史记   大禹治水   大堤   玉皇大帝   槐树   遗迹   首领   洪水   美文   村庄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