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大江大河2》还在热播,程家总是以恩人自居给宋运辉施压。我因此翻回去看看,宋运辉到底是怎么坐上现在这个位置的。

《大江大河1》一开篇就让我们看到宋家因成分不好,宋运辉没上成高中。可他聪明好学,居然在国家恢复高考后,考了个全县第一,连姐姐也考上了。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没想到那年月,革委会大权在握。不仅有歧视他们的“左派”百般刁难,革委会主任也暗自扣留了他们需要上报的个人档案。

要知道“家庭出身”、“个人成分”就是那个时代明码标价的歧视性标签。所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宋运辉不服,跑到革委会大院里背诵人民日报社论。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主任和当时的各级领导官员一样,都是法盲,很多都为上级权柄马首是瞻。他理直气壮,甚至对拿下县状元的宋运辉,别说自豪感,连一点点同情心都没有。那年代的政工干部如此变态的不在少数,因为他们对阶级斗争比广播体操还熟练,权力在那个普遍贫困的年月就是一种畅通无阻的“通用货币”。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宋运辉看似鲁莽,但他所作所为,也许就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因为,“帽子工厂”盛行的年代里,没人敢和中央的声音对着干。那年月,人民日报社论比任何法都好使。

农耕文明的传统里,人与土地有着一种固着关系,今天的户籍管理依旧是“中国特色”。只不过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差距、人口流动的许可方面有了一些量方面的变化。最明显的进步是“阶级成分”,宋运辉正是带着这份好福气一路凯歌走到了今天。这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邓小平的伟大功绩,毛泽东给了中国人最基本的尊严,而邓小平给了中国人走向小康的体面。从尊严到体面,再从体面到受尊重,我们还需要在文化和科技方面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此时的宋运辉,还不敢想体面不体面。首先是守住自己的尊严。他赢了吗?赢了,也没有赢。

他上了大学,走出了农村。但她的姐姐为了成全弟弟,放弃了。其实,革委会主任的政策:“两个孩子只能有一人上大学”,恐怕也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放到今天就是不可思议的事了。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宋运辉的姐姐带着“家庭出身”的枷锁,连最普通的工作机会都遭到了拒绝。她放弃的不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的代价…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宋运辉挑着扁担上大学的形象,今天看似乎很扎眼。他喜欢读人民日报,也让同学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不是因为他姐姐拿给他看了那段人民日报社论,他宋运辉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法不过是权力的哑奴《大江大河》观感(5)

  当宋运辉被问及未来的理想时,他似乎全然说不上来。因为理想需要眼界,当他还没有那么高远的眼界时,宋运辉宁肯先看清下一步可以抓住的“机会”。变革年代,他能从社论中看到“大潮将至”。这让他首先赢在了格局上,此后的宋运辉,在他们异姓三兄弟中,一直都保持了这种格局上的敏锐。

您读到这里是不是也很气愤,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我们今天不会再有这方面的焦虑,可那已经是有法律为我们背书。今年一月一日,国家正式颁布了《民法典》。五十多年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才刚刚有了自己的民法典。而更重要的是国人的法律意识,宋运辉姐姐那样的悲剧不再发生只能靠法制的健全,和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大河   大江   革委会   民法典   人民日报   社论   观感   体面   眼界   美文   尊严   成分   年月   权力   姐姐   主任   年代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