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这一集观后感说说《天龙八部》中的反派和驱动人性扭曲的七宗罪。抱歉的是,本该弘扬佛法,以佛家理论进行剖析,可惜本人学业不精,无法把握玄之又玄的佛家理论。只好退而求其次,用基督教的七宗罪理论来解读这些人为何沦陷。

  其实,金庸在《天龙八部》里刻画的反派人物也都是人性缺陷的一种自然反应。他们也都有开脱自己罪责的“合理理由”。

任何人头脑中都有几千万年进化而来的三个脑,最早发育出的是“蜥蜴脑”,其次是情感脑,最后才是理性脑。

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蜥蜴脑是最简单的一种,其功能就是趋利避害。只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维系生存必须的“欲望”,以获得食物、水、氧气等。另一个是生态竞争中必备的要素“恐惧”,以便逃脱食物链上端物种的攻击。面对生死,下意识里的蜥蜴脑反应最快。所以,理应得到适当宽容。

  我们讨论的重点是情感脑和理性脑。七宗罪的罪源就位于这两层。情感脑反应要远快于理性脑,它受基因和原生家庭的生存环境影响较大。它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人的习惯和性格。

  理性脑加入了系统的价值判断模型和得失计算能力。如果恶源的主体在这一层,几乎必成大恶。当然,也有拼底线获得“第一桶金”后“金盆洗手”的。

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七宗罪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看看鸠摩智,对比一下这七类罪源,作为高僧,也许食色和懒惰未及暴露,其它几样,样样俱全,以贪婪为甚。他的贪婪是对武学和名誉的贪婪,陷落之深,可以从他毫无底线的害人和自恃超凡的狂傲略见一二。


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丁春秋也占据了傲慢、暴怒、贪婪几项,以傲慢为甚。丁春秋的恶行也可透过徒弟阿紫的顽劣得以显露,他恩将仇报,把自己的师傅推下了山崖,而专炼化功大法那类阴毒功夫。

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康敏也几乎占据大半,以嫉妒为甚。对得不到的东西,她能嫉妒得发狂,把邻居女孩的花衣服剪成碎片就是嫉妒心的集中体现。

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以杀戮论,萧远山和慕容博两位前辈也双手沾满了鲜血。一个为报国仇,一个为报家仇,自认为自己自带正义。开导他俩的少林扫地僧,用生死轮回加以启迪,让他们明白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佛理。

正所谓解决问题不可能在问题层面解决,需要“升维”的视野。


七宗罪源《天龙八部》观感(4)

此外,在男人世界,有时七宗罪被以另一种形式加以“包装”。那就是“权欲”,因为权力一旦到手,七宗罪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

所以,男人世界里,对权力的野心往往“包装了那七个罪源”。当然也有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可权力毕竟是满足欲望的捷径,与权力欲很强的人打交道一定要小心,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佛家   基督教   反派   暴怒   蜥蜴   观感   傲慢   美文   底线   贪婪   懒惰   生死   理性   权力   人性   理论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