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的下一棒

生命接力的下一棒

  今晨,我还在睡梦中,电话铃声开始震颤。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是医院打来的电话。我母亲的心脏耗尽了最后一点点气力,几大内脏系统都因衰竭而终止了工作。

93岁,按说也算喜丧了。我突然意识到生命,以及伴随众多生命的文明,其实是一场接力。祖辈到父辈,父辈又传给儿孙,儿孙的儿孙…

无论对来生信与不信,父母都在一定意义上把子女当做了自己的来生。因为他们的基因活了下来。你不知道父母默默地为你做过多少事,也不知道他们在背地里流过多少泪。是的,可能有人认为,对子女来说,那些付出是多余的。特别是母亲的溺爱,甚至造就了“妈宝”。但这就是文化,中国人不仅活在当下,也为过去活(孝),更为将来活(儿女情)。这样的民族怎么能不伟大?

城市化正在消解这种文化。我的母亲把笑容都留给了很多新生儿,她是一个助产(士)天使。在这个迎接生命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

生命接力的下一棒

  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分白昼还是黑夜。所以,助产士的夜班和白班一样多。她们的工作让婴儿死亡率比前一代人整整降低了40%。这难到不是真正的天使吗?

回到家的母亲已经相当疲惫了,但她还有很多很多的牵挂。老公是个好人,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学者。她也因此成为老公做学问的“助产士”。我从来没见过父母吵架,不光是老爸脾气好,而是母亲的奉献已经成了她的刻板习惯,一种强迫症式的习惯。她很少停下来,工作和家务挤掉她大部分的时间。她甚至变得对自己异常苛刻,丢失了享受生活的能力和欲望。对我们兄弟俩的各种请求一概拒绝。没有出过一次国门,可一个儿子就在美国硅谷的谷歌工作。她不像很多母亲那样,把关爱“挂在嘴上”。甚至做了也要隐藏,似乎是家长的一种尊严。

对成年子女最大的关爱就是“照顾好自己”。她不容争辩地选择住进敬老院,经济上也只是让儿子帮着打理。完完全全的经济自立,我不知道她留下遗产是为了什么?难道在为她自己的人生留下某种意义?代沟,“人没了,钱还在”。这不是悲剧,而是意义,因为她的每一份钱都只是她为社会工作留下的“绳结”。

正如我前面所说:那一代人不满足活在当下,他们要为过去活,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为未来活,给子女留出一片天。

母亲走了,我最后亲吻一下那残留的一点点体温,我知道,这一刻,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里。我有责任跑好自己这一棒,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传给了女儿),还有文化意义上的。

是的,通过笔耕,在文化意义上完成一次有“负熵意义”的接力。安息吧,你接生过的每一个婴儿都是你“下一棒”。而不仅仅是你两个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喜丧   助产士   生命   儿孙   父辈   美文   来生   子女   婴儿   儿子   父母   母亲   老公   意义   文化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