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北门大街

高邮北门大街

高邮北门大街

漫步这条老街

穿越千百年时光

跟着我,这里处处都藏着惊喜

高邮北门大街

高邮北门大街

随心,微雨,醉在烟雨北门。青砖黛瓦,铺闼子门,木楼对开。北门外,繁华街,街中人,店中客。布幌招,贾声扬,回响缭满街。一曲岁月消逝,花落行,行匆匆,岁月如梦水东流。看却往昔闹市繁华,再回首,恍然如梦。

高邮北门大街

新雨后,众生万物,洗净往昔流年,惹尘埃是非。风烛残,木楼裂痕,憔悴苍老了谁。窗前栏杆,帘卷心愁。细雨本无声,却侵扰纷杂乱线(电线),星罗棋布,缠绵断网,剪不断,理还乱……雨止,繁华过处空静寂,人惆怅。

高邮北门大街

高邮北门大街

北门外,北门大街,始于宋。宋称“太平街”,明称“北门外街”,清始称“北门大街”。千百年来,朝朝代代的繁华与落寞,早已在这条老街留下记忆的划痕。而后城市的发展,拆掉了原有的一围四方城墙,无数的钢筋楼宇在城东不断成长。现代化的气息,几乎带走了所有的年轻人,老街渐渐被淡忘,只是历史的厚重,总归保留下一些名目。

高邮北门大街

于是,街的南端竖起一座大街牌楼,柱基上雕些复古纹饰,正匾刻上几个隶书大字——“北门大街”,让人又重新记起。

高邮北门大街

宋代,有条繁华的商业街与太平街(今北门大街)相交错,这条街被称作都酒务街,约是今日复兴街、东台巷所在。当时的运盐河(今北澄子河)自东头闸向西经泰山庙、月塘、臭河边,可直抵都酒务街的迎华驿下。宋代驿馆较发达,不妨想象,迎华驿建筑豪华,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驿馆周边繁华热闹,多设秦楼楚馆,更是过往官员、商贾寻花问柳,奢侈享受之处。

高邮北门大街

迎华驿的存在,也带来了都酒务街的繁华,高高飘扬的布幌,粼粼而来的车马,川流不息的行人,生意的商贾,巡街的官差,看病的郎中,叫卖的小贩,坐轿的大家眷属,问路的外乡游客,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茶坊、酒肆、杂货铺应有尽有,门庭若市。外加叫卖的小贩、杂耍艺人,好生热闹。

高邮北门大街

多宝楼桥(约在今复兴街处),更是波斯客商云集,一番异域情怀。金银首饰、玉器、珊瑚、水晶、犀牛角、鱼骨、象牙、玳瑁、猫眼儿、马价珠、玉梳、玉带、琉璃、珍珠……繁华炫目。周边皮货商人讨价还价,往来不绝。各式皮货,驴驮的、马拉的、车推的。牛皮、羊皮、马皮、獐子皮、鹿皮、熊皮、兔毫、豹尾、鲛鱼皮、孔雀毛、雉尾、貂皮、狐狸皮、狨皮……名目繁多。

高邮北门大街

夜幕降临,酒楼内灯火通明。奢侈放纵,要这要那,冷的,热的,温一下,整治一番,瘦肉浇头,肥肉浇头,不一而足。小二,周边伺候。门帘之外,歌妓弹奏,檀香轻扬,琴声袅袅,厅中回荡。手捧酒盏,闭目聆听清心琴声……一街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便是都酒务街的味道。

高邮北门大街

到后来,太平街(今北门大街)与都酒务街交错的十字路口,慢慢发展成一个市口,北市口。

高邮北门大街

这里有全城最大的西药房——亚洲大药房,有享有名望的中药店——万全堂。南货店挂着鼎成招牌,百货店挂着刘圣元招牌。有布店嘉纶、慎康祥、同和昌,有鞋帽店开泰升。专营徽墨笔砚的陆玉山,经营纸张兼营印刷的松华堂也在其中。老正大蓆(席)庄的黄老板在此经营花蓆(棉胎和草蓆),依靠大运河的水运从仪征、宁波等地进货。御码头处商船穿梭往来,成了货物吞吐进出的商港,为各家商铺提供方便。

高邮北门大街

大东厨房,位处十字路口的北面,坐西朝东。早晨是“早茶文化”,供应包子、烧麦、大蒸饺,各式干丝、肴肉,还有小馄饨、阳春面;到了中午和晚上,则是各式筵席,热闹非凡。与大东厨房的喧闹相比,对面的裕昌茶庄、大极升油面店就显得安静多了。裕昌的货架上一排排装着龙井、珠兰、雀舌、大方、雨前的大锡罐,被擦得锃亮锃亮的。倒不是因为店里的伙计有多勤快,而是闲得慌没事做,又怕被管事的数落,就只好“没事找事”擦完一遍又接着擦。

高邮北门大街

太阳落山,男人下了工,兜里揣着几个小钱,剁点熏烧打点小酒,犒劳下自己。北市口附近卖熏烧的店面和摊子加起来少说也有个几十家,但生意最好的要数南京佬的摊子。天一黑,裕昌的店堂就成了南京佬摆熏烧的地方,摊子旁来来走走围满了人。“剁块鹅子,半斤猪头肉……”两盏“咝咝”作响的汽灯照耀下,南京佬系着围裙,飞快地在大砧板上切啊,剁啊,“咣咣,咚咚”刀起刀落间,颇有大侠风范。不消个把时辰,薰烧鹅、猪头肉、蒲包肉、小肚子、素鸡、捆蹄、冰羊,连同兰花干子、油炸花生米都卖了个精光。虽说裕昌茶庄白天安静得很,但到了晚上,还是挺热闹的。

高邮北门大街

东台巷在十字路口的东边,有人说这条巷子跟东台、海安有关,所以得名东台巷。其实不然,元朝时这一带曾是回民的聚居地,巷内建有宣礼台,巷子又位于东边,因此得名。明代始,巷内即多设肉案鱼市,列三五人操刀,生肉鱼片,从便索唤。有酱园、茶馆,店内伙计,叫卖不断。还有斗鸡场,可见当年这里是颇不寂寞的。巷内还有“杀猪作”,类似现在的屠宰场,供应老高邮城的猪肉。一人拧猪耳朵,一人抓猪身毛,膝盖并用抵住,一人捉猪尾巴,把猪横压在板凳儿上,对着猪喉咙就是一刀……东台巷里杀猪的人多,肉案子摆满全城,附带的红案厨师,也出了不少。于是,便有民谣唱作“嫁女要嫁东台巷,长年锅灶油光光。”实在羡煞他人。

高邮北门大街

十字路口西边,现在的复兴街,不知何时起,这地方渐渐成了菜市场。从天不亮到晌午,街两边成了菜贩子的地盘。竹篮子、竹篓子一个挨着一个摆放着,成群的鸡、鸭、鹅被捆紧双腿供人挑选。应季的新鲜蔬菜,红萝卜、绿青菜、黄韭芽,连枝藕、茨菇、荸荠……街中间挑着各式吃食的小贩,敲着竹梆子、小锣,或者干脆扯着嗓子,叫卖馄饨、烧饼、麻团、油条……。直到过了晌午这里才会清静些,菜贩子渐渐散去,留下遍地菜帮和一街腥气。街边店主与菜贩子经常发生矛盾,以致管理者在北边又重新开辟了地盘安置菜贩,便有了后来的菜市街,这算得上矛盾对立的产物了。

高邮北门大街

北市口繁华的同时,新巷口、东大街(今人民路),以及再向北的庙巷口也在慢慢兴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共同构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高邮北门大街

等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大办工厂。由王万丰、利农社、吉升、连万顺、大顺、赵德丰、震泰恒、汪祥记八大家酱园和一些小作坊组织起来,在社稷坛(今复兴街内)开办了酱醋厂,并沿用王万丰、利农社的管理模式,集各家之长,生产酱油、醋、酱菜、茶干、腐乳等。同时拆除承天寺,建了肉联厂,加工咸鸭蛋、皮蛋和腌肉、猪肉等。

高邮北门大街

在窑巷口最北头大淖河一带,肉联厂设有育肥场,为其收购贮存饲养鹅鸭。此外,肉联厂还配备冷藏船,将肉制品送往上海等地,还有出口日本的。只是,当时环保意识差,肉联厂的污水直接流进空心街(今猪草巷)至元沟子河,时间一久,空心街堵塞严重,影响到肉联厂的正常生产。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把搁在空心街上的玄武岩全部拆掉,疏通暗阴沟,又用水泥板代替玄武岩,铺盖了空心街。

高邮北门大街

北门大街与新马路(今御码头路)交汇处的东南侧,还有一座工厂——高邮酿化厂,由三友、公顺和、赵秀记三家私营槽坊合并而成。因为酿化厂在高邮城的最北面,所以人们又习惯称它北酒厂。酒厂正门位于北门大街,坐东朝西,大门很不起眼,大约两米多宽。酒厂规模虽小,却是高邮第一个地方国营工厂。沾着国家垄断高利润烟酒行业的光,白酒的产量由政府下达生产计划,再批拨相应数量的山芋干、大麦、玉米等粮食计划。酿出的白酒,又交隔壁的烟酒公司包揽,畅销高邮本地。“粮食白,天天咕(喝)”,老百姓口口相传。

高邮北门大街

随着工厂的入驻,百货公司、蔬菜果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糖烟酒公司、部分行政机关以及银行也纷纷落户,再加上街两边的店铺,北门大街变得更加热闹。遇到上下班高峰期,酱醋厂、肉联厂的女工人,北酒厂、搬运公司的男工人,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逛街的老百姓,经常堵得水泄不通。

高邮北门大街

为了丰富工人的业余生活,县总工会在北门大街建了座工人俱乐部。那个年代,高邮的文化活动尤其显得弥足珍贵。礼堂、曲艺台、舞厅、健身房、儿童乐园、游艺室……工人俱乐部提供了多样的文娱舞台。唱歌、唱戏、跳舞、看演出、象棋、乒乓球、猜谜、打气枪、套圈……还有邮票展。俱乐部里游玩需要凭工会会员证方可入内,但大多数活动是免费的。每年五一节,工人俱乐部里最热闹,这一天,那些默默无闻作奉献的优秀工人,会登台受表彰,朴实憨厚地披红带花。喇叭里放着《咱们工人有力量》,让人热血沸腾……

高邮北门大街

同时期,高邮第一座公营剧场——高邮县人民剧场也在北门城内建成开业。在这里看戏的人多,什么扬剧、淮剧、越剧、京剧都有。县扬剧团在文革后期还演过歌剧《白毛女》,轰动一时。后来,剧场也放起了电影,那时的电影票是非常难买的,经常是“一票难求”,剧场门口的人都在喊“拉嘎(谁)卖票”?这叫“钓票”,偶尔有个卖票的,一出现,马上就有一帮人过去抢。买电影票也得“走后门”,售票口卖票的时候,经常是人扛着人去挤,有时还因此打架,打得头破血流。如果认识检票员的话,大人可以带个小孩入内,如果不认识,就不能带小孩入内了。“只有认识人,才能走后门”差不多就是从这开始的。

高邮北门大街

高邮北门大街

从改革开放,再迈入新世纪,几十年过去,小城的发展有点快。被现代化气息带往城东的年轻人,快要记不清北门大街的模样。有时我也在拟想,此刻站在北门大街上,心灵穿梭时空,回到魂牵梦萦的那个朝代,去寻找前世失落的记忆。但醒来时,这终究只是梦罢了。

高邮北门大街

所以,终归还是要走一走,穿过大街牌楼,三星池巷、一人巷、耿家巷、准堤庵巷……读着这些古朴的巷名,由南向北。

高邮北门大街

高邮和扬州一样,“早上水包皮,晚上皮包水”占据着生活的一部分。沐浴文化的转型,市场竞争的必然,高邮城的老澡堂所剩无几。三星池(今高邮浴室)、华兴池的存在,算是对老高邮的一种坚守,它们见证了太多的亲情和大爱,承载着满满的正能量。爷爷带着孙子洗澡,父亲领着幼子洗澡,是平常事。孝顺的孩子,搀扶着年老体衰的长辈洗澡更是司空见惯。

高邮北门大街

王万丰酱醋坊,早已不是曾经。只是旁边的小门面依旧卖着瓶装的酱油、香醋,酱菜之类,如有顾客上门,店主徐大妈总会乐呵地介绍起来。酱黄瓜、酱生姜、萝卜头、什锦酱菜……这些向来都是滋味清淡,适宜送粥。吃惯了牛油面包或是牛奶咖啡作早餐的人,若是找个机会喝碗大米粥,再佐以油条和几样小碟的酱菜,大可体验一番朴实无华。

高邮北门大街

孙石君开办的利农社酱醋坊,主体保存了大概,门头招牌换成"伟力机械厂"。鼎昌南货店没了高门楼,装上卷帘门,改成烟酒商店。店主是位头发花白又很清瘦的老人,姓严。以前是鼎昌的老职工,后来改制承包了下来。严老非常热情,看上去也很精神,上货时穿着件藏青的工作服,忙上忙下的。

高邮北门大街

友谊百货,柜台里摆着的不过是一些热水瓶胆、塑料水瓶壳子、电器插座、印花搪瓷脸盆、搪瓷罐子、通红的搪瓷痰盂、钢铜锅、白铁热水吊子,勿要小瞧这些玩意,它们代表着一段记忆。

高邮北门大街

再走走,还有些老行当,丧葬用品、杂货、修鞋、老式理发店、甚至磨剪刀、看阴阳测八字、坚持手工制作的蒸笼店,精益求精的手表修理店……新城区里老行当失去了生存空间,但这里还在延续。

高邮北门大街

北门大街的那份厚重之美,无可置疑。但过浓的商业气息和兴建的现代建筑正不断的吞噬着老街的古朴,那些洗尽铅华留下的残缺旗招也早已被浮华的喧嚣所淹没。当然,也莫悲观,古朴与现代的交融,还是能蹦出点火花。原本以为北酒厂的一围城墙被拆多少有点煞风景,但现在看来,建成的北门酒厂休闲公园,还是有那么点意思的。

高邮北门大街

一直向北,走了好远。是回头呢,还是?嗯,回头吧,去吃个晚茶,尝尝街南头的小馄饨,顺便再望一眼大街牌楼上的四个大字——“北门大街”。

高邮北门大街

图 / 文 / 排版 | 雨朱

航拍 | 高飞 后期 | 空空

摄影 | 龙博士 校对 | 龙博士 王子卿

高邮北门大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三星   高邮   玄武岩   北门   东台   老街   大街   肉联厂   酱菜   牌楼   俱乐部   酒厂   美文   繁华   工人   热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