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巷子的故事

高邮竺家巷 因巷内9号为汪曾祺故居而远近闻名。地处闹市,北巷口是“七拳半烧饼店”,向南深入,是如意楼、得意楼两家茶酒馆和“吴大和尚”烧饼店、顾家豆腐店。南巷口严氏阁,俗称“胭脂阁”,曾为牛集市。巷内“汪味”弥漫,是汪曾祺若干回忆故里诗文的出处。

高邮巷子的故事

高邮草巷口 昔日老城居民日用燃料的入口及通道。巷内摊点纵列,店铺栉比,满溢市井生活情味与烟火气息,堪称高邮老城之缩影。汪曾祺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原型,都在巷口经营生活。

高邮巷子的故事

高邮大淖巷 原名大脑巷,后民政部门根据汪曾祺先生意见,更为此名。淖,蒙语是湖泊之意,可见原来这里的水泊挺大。此巷直通美丽的大淖。淖西,原有锻焊铜、锡的手工艺人聚居;南岸,有挑箩把担的箩班,做重体力活。汪曾祺小说名篇《大淖记事》中的人物原型以及故事情节中涉及的本事,多源出于此。

高邮巷子的故事

高邮一人巷 臧家骑楼跨其上,巷内两侧青砖墙脊高耸,老屋骨架苍劲,历经四百余年风雨。巷宽约八十厘米,二人不可比肩,入巷仿佛在历史隧道中穿行。因其逼仄深切,到此有曲径通幽之妙。

高邮巷子的故事

高邮百岁巷 相传建于明代。清康熙五十年(1716),知州焦献猷为巷内百岁老人殷氏立“百岁坊”而得名。巷内多官绅商贾宅第,建筑多为明清风格。今存两口明清古井。巷内65号纱帽厅是清代建筑,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43号砖雕门楼,清代建筑。

高邮巷子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高邮   骑楼   蒙语   高邮市   向南   官绅   知州   纱帽   宅第   巷子   烧饼   原型   明清   清代   美文   巷口   建筑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