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将普通的日子叠加积攒并细心地挑拣、储存起来,也可以称之为故事。我喜欢跟城里长大的朋友们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们总是只有听的份且津津有味。每每讲来,自己都觉得老套,但又不乏新奇: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暮春,带着小伙伴们潜伏在自家埂上偷青蚕豆吃;打小报告的女生只能与两只板凳跳皮筋;凶婆子又叉着腰骂人了,说她家小新娘子的马桶箍被撬走了,一泡尿漏得精光。铜环不敢再滚,扔进了子婴河,隔几年扒蚬子时又扒了上来;丝柳如烟的时侯,一庄子的公鸡都秃了毛,我们就薅蚕豆的叶子钉毽子踢。至今都未曾忘记其动作要领:偷、跳、翘、环、簸、剪、掼、势底、触。那时的快乐,如此简单。毽子踢着踢着,我们就踢不动了,快乐也就越来越淡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突然,我们都沉默下来……岁月的沉重,压弯的只是脊梁,快乐理当在短暂的搁浅后迅速复位。既说到蚕豆,我们这一锅的“豆子”便炸开了,顺势畅谈起蚕豆的N多吃法。这时的快乐,看似也容易获得,其实多少有点制造的嫌疑,甚至会酸鼻子。事隔数日,得闲,记之。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立夏尝三鲜,蚕豆、苋菜和蒜苗。”尽管也有将黄瓜算作“地三鲜”的,但蚕豆的地位,牢牢地稳居榜首。在这个时节里的确没有其它的菜蔬能翻得过它的花样。酸菜蚕豆酥酸爽饴糯;蒜苗炒蚕豆三鲜得二鲜,快活似神仙。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到了五月,日头一天烈过一天,蚕豆的吃法也随着它眉蹙的颜色而变化。豆粒的那条“眉”似乎一夜间由青色成了绿色,我们就打上了豆仁的主意。小心,再小心地豁出整齐的口子,轻轻地挤出豆仁,按照豆皮大小合理地套在指间,直至笨拙地套上最后一根指头。然后,撒开丫子,烟也不见地去找小伙伴们。那些淘篓里的所剩,自然由大人们接手。至于是否掺以虾米做豆仁汪粉,还是烧豆仁蛋花汤,随便了!碍于指头上圆咕咕的豆皮套,反正我也吃不了多少。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每年蚕豆渐老的时候,我都会迟到。学校离家有一里路,一里路实在太远了!母亲在煮饭前,会用线穿一串蚕豆,拈点盐另起一灶,作为我上学的“路粮”。常常一项圈的蚕豆吃完,坑坑洼洼的路仍在脚下丈量着,悠闲且忘我。惬意了,干脆一屁股坐在青青的河边草上,看着叨鱼郎掠起的时刻,一条本该养在瓷缸子里的小鱼,却带着一道光去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和风吹来,昏昏欲睡,“咚”后脑勺被鸭司令的篙子敲得生疼:“伢子,怎还不上房书扣哒?”心里一惊:不好!“不认真念书,将后来打光棍!”放鸭人的话我似懂非懂。没有蚕豆同行的路,走起来很快,是飞快。吓得布谷鸟贴着麦穗跌跌撞撞逃向远方,好久之后传来一句“光棍好过,光棍好过”。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后来在街上的馆子里吃过一种蚕豆,乡下少有,叫“牛脚扁”,也不知是不是与孔乙己的茴香豆同款。老人们把“牛”读作“鹅”不知何故?豆扁而阔,形似牛脚印,比普通蚕豆大一倍,味淡,并不香。街上人比我们会吃,将牛脚扁同味精、盐花下水烀七八成熟,搁一边晾。乌溜的小砂锅垫上洋葱丝、蒜瓣、八角和白芷,香叶两三片,还放什么?不得而知。砂锅中的豆子完全浸入油中,扣盖上火。上桌前扯开嗓子叮嘱一句:“油焖蚕豆来了哦,烫!”说时简单,我看还蛮繁琐的。一只砂锅,什么氨基酸、淀粉、微量元素统统交出来。灶头大师傅两把铲子了得,水火相济、五味和合,把寡淡的牛脚扁烹香得那么出奇!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天气越热,蚕豆壳就越薄,阳光将能量黝黑了这层遮掩,蚕豆们争着走光,定是熟了!好吃的婆娘凭她再怎么管不住嘴,也得从一晒场的蚕豆中挑出最饱满精神的装入布袋中,作为明年的种子。然后,等着一个人来。老远二八大杠上的绳系晃荡着进入庄台,是收豆子的小贩来了。一番口舌,好孬贵贱,夏天褂裤料子和一年的梳头油钱就绰绰有余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灶头上,咣啷咣当的不是一两家的动静。“搂”蚕豆成了庄上早中晚的必修乐声。灰青的蚕豆不断地碰撞、逃窜,终敌不过快铲深锅的周旋,乖乖投香败阵,满面焦黄。单盛一盅干豆子,更多的随着“吱吱、咔咔”爆壳声下到卤料碗中。文字写成卤料,实质就是酱油、盐花、味精和蒜瓣对点白开水。搭粥,下饭,就粮食白,天天如此,好不快活了一阵子。最快活的当数用粮食白的空瓶子换糖吃。至于那盅干蚕豆,没过半日,被我用来跟伙伴们弹豆子玩,输得精光,仅落了一只印着“心想事成”的空茶盅灰溜溜地带回了家。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秋天一声炮响,白烟弥散,可以有粆米,也可以有炸蚕豆。哪怕年终收官,白雪皑皑的日子,蚕豆更不会远离生活。父亲俯着身子“咯——咔,咯——咔”的在杌子上麻利地劈着干豆仁。不一会就能劈出半箩筛的豆仁,还有半箩筛瑟瑟发抖的“豆虎”。外婆则总会变魔术般不时地从焐脚的铜炉里拣出快乐,时而还带着火星闪闪而亮……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蚕豆,一种简单的存在,生于土地,却美在四季。一粒籽实,秋种冬生,春长夏熟,收获的是千万记忆和欢愉。它们是无声平淡的作物,却有着跌宕心澜的味道。从土地里生长的快乐比起欲望所得要更为朴质,更亲和,也更令人生馋。年复一年,花开荚累,当真是在“馋豆”吗?不过是小有小馋,老有老馋,偶尔心中犯馋,想嚼嚼它,品尝平凡生活,过些踏实日子罢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高邮乡村记忆 | 儿时的馋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高邮   盐花   蒜瓣   灶头   毽子   蒜苗   蚕豆   砂锅   豆子   味精   指头   光棍   快活   美文   儿时   乡村   记忆   日子   简单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