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观】过年,也是对婚姻的考验


【冷眼旁观】过年,也是对婚姻的考验

也不知道我自己的感觉对不对,如今的过年,也是对婚姻的一大考验。如果过了这一道坎,至少在一年内,吵吵闹闹,恐怕还不至于就此劳燕分飞。而要是过不了这一道坎,一激动便气血上涌,一段婚姻就在几天内就折了,还很彻底,从此只能覆水难收了。这样下去,这年还能不能过?过得晦气不说,这样剧烈的变化,谁能受得了?


本来过年应该是增进家庭感情,凝聚力量,总结过去,面向新的一年的一段日子,最终却导致一个家庭分崩离析,陷入分裂的状态。我们该如何的去解释这一种现象呢?当然,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是准确的,即过年与离婚的可能性增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我在这里还想强调一下,感觉的重要性,就像“我思故我在”,尽管,我还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但这无疑在强调“思”的意义。每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社会都有基本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产生“预期”,这就无形中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在“感觉”与“预期”不断交错循环中产生的“行为”作用于这个社会。


当然,我们的感觉一定是一定是基于我们经历的事实作为基础,是我们对社会中的客观情况最基本,也可能是粗浅的认知的反映。例如,过完年之后,我以及我的同事们,接受到比往常更多的有关离婚事宜的咨询,甚至,我们倾听了为何选择离婚的故事,几乎都与这一次过年的经历有着某种关联,换句话说,过成为了他们离婚的一个导火索,至少过年的经历让他们在选择离婚的一端加上了另外的砝码。


在离婚高企的今天,除了宏大的社会背景值得我思索,我们更应该关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具体的片段。就像过年为什么会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过年考验着你的婚姻?不管怎么说,离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可以为视为“不幸”,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而,我们无法找出一段婚姻在某一刻突然分崩离析的细节性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做出一些不失具体的解释。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时间与空间的要素大体上是可以确定的,过年——聚会,时间基本上是确定的,离婚——家庭,事件也算具体。


尽管,我的解释可能牵强附会,但这也算是我的一种观察。过年使得群体性的聚会的可能性增加,家庭聚会,家族聚会,甚至还有姓氏宗族的聚会,朋友聚会,诸如此类的聚会,就会将个人拉入一个暂时性的“群体”中,“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行为颇为不同。”这是《乌合之众》里的一段话。尽管,过年所带来的聚会是暂时性的,但是在群体中的个人也同样会受到这个临时性的“群体”的影响。个人也会多多少少受到“群体”的影响,会变得“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轻信”、“夸张”等。


这大概就是原因之一,为什么在过完年之后,很多人开始十分强烈的想将自己从一段婚姻中解脱出来。在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中,我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临时性“群体”带给他们的影响,过年无疑在某种意义上至少强化他们对于离婚“故事”的肯定,甚至要加油添醋一番,以此证明继续保持这样的婚姻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这种临时性的“群体”传染给个人更多的负能量的信息,在群体中,每一种感情都极具传染性,有时在相互攀比中,别人的好或者坏都会使你产生负面的情绪。就像你看到人家两口子过得好,你就会感到自己过得不好,和不早点解脱。而当你看到别人两口子过得不好,你就会觉得自己也会过得和他们一样的糟糕,还不如早点结束。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不离婚反而是不正常的。


婚姻问题,说大了是一个社会问题。共和国初期,三十年来都可以没有刑法,但是建立伊始就制定了婚姻法。往小了说,婚姻问题是个人生活问题,人本就善变,人的感情更是如此。但是,行文至此,我还是想表达的这样的一个观点,不要轻易地将自己陷入“群体”的陷阱,尽管人都是社会性,不可能与世隔绝,但保持独立思考,寻找自己的生活空间,经营自己的家庭,还是可以做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人时   加油添醋   婚姻   分崩离析   暂时性   冷眼旁观   两口子   美文   可能性   群体   不幸   聚会   感情   感觉   家庭   社会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