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文化达人,也读文化苦旅

这是余秋雨的名书。不少人不喜欢他,觉得他太故弄玄虚故意煽情太做作,包括国民教授戴建业也曾在文章中讥诮。

我本爱书,拿起即读,不择好坏,不管他人评,全凭自感觉。当然大家推荐的也会去买,结果买的越来越多,相比看的越来越少。没有目的,自然也没有压力,不在乎记了多少,也无所谓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气质里。倒是每读一本,都会聊上几句。

放下书时,有个疑问,什么叫文化?百度、知乎上,没有标准版,说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之外,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么说,我偷换下概念,懂经济、擅政治的人,自然不属文化人列。

对于个人,文化应当是介于知识和智慧之间的精神内容。想想曾经被同僚讥为文化人,还真够不着嘛。顶多是个有点基础知识的官僚,言行举止稍有修为,表现得文绉绉而已。

当年上大学时接触此书,只是觉得文字优美,可当散文欣赏,买了黄皮旧版本的盗版,上学的都知道,过去每座高校周围都有条繁荣的盗版大街,那时无钱有精力,但没沉心读完。如今再读,发现错别字连篇累牍,出于良心发现,决定买一正版,便是这绿皮新版。对照着看,篇目修改甚大。反而找不到欣赏散文时的轻松愉悦感了,现在有买书钱却力不从心。

说谈钱太俗,那谈官位更俗,可人家不到40已是厅官,毅然辞职,周游列国,著书立说,专司文化,不能不服,佩服的服。文集经卷汗牛充栋,粉丝拥趸一路追随,作者高名当然免不了骂名,这便是苦旅之一。话又说过来,名气大了,就得受住口水。我也不够格地跟着批判蹭热度,那篇《天人对话》词藻绚烂,着实有点矫情。

不过《百年巴金》、《谢家门孔》,又令人感慨不已。一位扶养着三个残障儿的父亲,没有被生活压榨倒下,而用一部部温情影片感化世态人心。在几天前的改革40周年人物里,看到大名鼎鼎,甚觉欣慰。可这样的文化巨匠,却都遭受过迫害。文人相轻,文人制造帽子棍子笼子,加害了文人,也残害了文化。这当然是文化之苦。

"学而优则仕",有文化常入仕,这是历来归宿,却是很多文化人的不归路。"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衙门一入不由己,可不是信口开河什么都可以说的,而文化人常常管不住嘴巴。就象名师戴老所讲,文人憋得住尿憋不住话,不成熟,憋得住尿憋得住话,成熟,憋不住尿憋得住话,过于成熟不是文人了。《宁古塔》里,流放着一大群学富五车的大家巨擘,衣衫褴褛,残喘延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天寒地冻的韩愈埋子赴边,唯苦中苦。焚书坑儒、十年浩劫,不都如此。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在于根植内心,在于挥之不去。历史的更迭,君王首先就是同化,那些标志性的旧代文艺产物,首当其冲被摧毁,中华的圆明园被列强所毁,世上还有多少瑰丽的文明古迹常被内战所灭。文化是为了世人文明,文明却被后来的文明人野蛮摧毁。幸运的是,古老的文明,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5000年毅然勃勃生机。

面向文明的时代,对于个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对于社会,则须百花灿烂,文艺复兴。

读《文化苦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标准版   圆明园   百花   潮州   文人相轻   学而优则仕   侯门   汗牛充栋   文化   文化人   文人   美文   散文   成熟   自然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