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分享系列之五,对父母和颜悦色,让父母开心,最难

继续分享,本篇涉及到的经典如下: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过,谏使更。

【解释】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来。

父母有时候会示现过错。为什么用示现这个词呢?因为顺境逆境,都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是自己业力的投射。不一定是别人真的错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然这是很高的境界了。

按照大众的说法,父母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或者被蒙骗。这种情况你是生气?还是悲悯之心?

要去劝谏,注意自己的心,不是傲慢的指导,不是高高在上,还是要恭敬。

还是修自己这颗心。

换位思考你就理解了。你有错的时候,是喜欢狂风暴雨吗?也是喜欢和风细雨。舒服的劝谏嘛。

这就是一切境界不离开诚敬心,谦卑心。


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态度是最难修的,尤其是认为自己对,别人错的时候。你还能有诚敬心。

别人错了,你发脾气,你就对了吗?

别人对了,你发脾气,你有理由吗?

背后就是一个低,低者为王,道在低处。人人皆是老师,唯有我一人是凡夫。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小时候都学过,但是做到可就难了。

发脾气就是骄傲、傲慢的表现。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随意的发脾气,批评人。其实发脾气是负能量,是恶。


谏不入,悦复谏。

【解释】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

这就是现在说情商,不能一直说,等到机会,再说。等到父母心情好的时候,这样容易接纳。

和领导提意见是一样的,你说多了,你就惨了。

现在的很多人,对父母是没有恭敬心的。甚至不放在眼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说还很厉害,还刹不住。对父母批评的可狠了。这都是恶口,是恶的行为。你身边有没有?

和父母说话,一定要注意态度。不能不耐烦。


号泣随,挞无怨。

【解释】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然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这一条在现代,几乎绝迹。古代还有。

在古代父母是有权威的。是有法律保护的。现在是没有。

你在国外,父母打孩子,都要被警察找的。

他们没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

现在的孩子都张狂的很,因为家长都不舍得打,不敢打,娇生惯养。娇子如杀子。

现在打骂父母,杀害父母的人,已经比十年前多了。这在古代都是大事。今天新闻还有一条。

在清朝,一个县出现了杀父母的事件,全国震惊,皇帝下令,县令撤职,巡抚记大过,县城的城墙扒开一个角,意思是这个县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是整个县的耻辱。

现在这样的事情,出现的频率更高,这是更大的耻辱。


古人即使自己对,父母错了,打自己,也无怨无悔。因为他们心里知道,父母是一时糊涂,还会好起来的,不争一时对错。一旦争,父母会更加生气上火,吃亏的还是父母,这是古人的仁厚之至。在极其难控制之处,都能控制。

当然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极端情况,很少见的。因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和谐家庭。不像现在,不和谐的比比皆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逆境,依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嗔恨,不抱怨。有理不抱怨,有理不辩解。所以古人太殊胜了。

古人的发心,存心,都是为了父母好,舍身忘我。太伟大了。

让人想起,F经里面, 歌利王和忍辱仙人的故事, 你肢解我的身体,我不恨不怨,并且成F后第一个度你。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都是好榜样!接力棒传给我们,我们也要做好榜样才行。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亲们,你对哪一句有感觉?别忘了告诉我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凡夫   论语   劝谏   父母   和颜悦色   逆境   恭敬   傲慢   耻辱   美文   过错   有理   无怨无悔   古人   生气   古代   孩子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