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乡愁


骨子里的乡愁


层林尽染,漫山红遍,正值深秋时节;天高海阔,瓜果芬芳。时值中秋,又逢国庆,虽有疫情肆虐再前,但国人奋勇,终将其摈除在外,扫清污秽。趁着假期的工夫,陪着孩子看了电影《我和我的故乡》。

五个故事,五个人物,电影中,有人选择回到家乡,带领村民种树抗沙;有人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村官,带领全村奔向更好的生活,但无论是怎样的故事,都是一种乡愁的写照,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愁绪始终会在骨子里闪现。

数十年间的沧海巨变就通过一件小事,一个景观来展现,前后差别之大,是未经历之人不敢想象的。现在的人们多以乐观之心处世、多以达观之态看事、多以溢美之词颂时,这是人民百姓对神州大地几十年来发生的沧海巨变自然而然的情感宣泄,无可厚非。


骨子里的乡愁

然而,在历史的记忆深处,中华民族则是一个多愁善忧的民族一一古代士子皆以“忧国忧民”为至德至正,屈原作《离骚》,杜甫作《春望》,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无不由此而发,孔子传“仁义”,墨子扬“兼爱”,朱惠析“人性”,莫不因是而忧。

李清照有“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叹,柳永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哀,例证多多,皆在于一个乡愁。正是因了这“愁”,才凸显出中华民族的真诚、淳朴、坦荡和率性。

通观电影,笑中有泪,泪中有愁,那是对故乡的爱。无论是自由成长,还是半路游学,总之是一种对它放不下心的关爱。


骨子里的乡愁

这里的“愁”不可是无病呻吟,忧国者为国而愁,忧民者为民而愁;相爱者为爱而愁。换句话说,忧国实为爱国,忧民实为爱民,忧“情”实为爱“情”,“忧”是因为爱,“忧”就是爱,“忧”即是“愁”,“愁”即是爱。

乡愁和所有的“愁”一样,饱含着深挚的爱,又蕴含着最巨大的力量。在我们的传统里,最深恶痛绝的便是数典忘祖,于是中国人讲究年年祭祖、岁岁寻根,既讲究衣锦还乡,更强调落叶归根。

写乡愁的人有很多,从凡夫俗子到达官贵人,从黄发垂髫到耄耋老者,诗词歌文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从古到今,从他乡到异国,没有间断过,可以说,乡愁是人之本、性之初,是最真挚、最自然、最亲切的一种愁了。这是从骨子里就隐含着东西,外人很难抹掉,每次回到老家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惧怕的感觉,这种情绪化是很难解释的,但是对故乡的爱却是到任何时候都无法忘却的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那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骨子里的乡愁

仰天望明月,思绪千百转。稼轩先生所写乃人生志向之“愁”,由于少年时代气宇轩昂、目空一切,故而要“强说愁”,待等到壮志难筹,尝尽冷暖,却也只能说”天凉好个秋”。

乡愁不会有这种酸楚的味道,“故乡”在身心里是温暖、宁静、甜蜜、牵挂……

它挂在每个人的心底,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无时不在却又清晰明白,故而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纳兰性德“故国无此声”…

乡愁,是最无需强说愁的了,它本就在我们的骨子里,情之所依,感之所托,任何时候都可以将我们的灵魂在这里栖居。


骨子里的乡愁

我的故乡在黄帝故里,这里不仅是我的故乡,更是所有华人的故乡,每个炎黄子孙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根,也因此,每年的拜祖大典都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所为的不过就是时刻铭记着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份子,那份揪心的情感在这里凝聚成一股劲,形成一股合力,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而现今,海峡两岸尚未统一,这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的痛,看了这部电影,心中思绪万千,内心深处的触感再次被挑动,故乡的事,故乡的人,在脑海里不停地闪现,匆匆数十年的光景,人物纷繁,世事万千,可那种乡愁的感觉就这样刻在骨子里,很难再抹的掉了,那一刻,就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那首《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本文由李秋言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士子   乡愁   至正   墨子   骨子里   都会   欲说还休   炎黄子孙   巨变   美文   沧海   中华民族   明月   故乡   家乡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