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赶路错过宿头,吃了老汉的这道河鲜菜,让普通的菜肴一举成名


乾隆赶路错过宿头,吃了老汉的这道河鲜菜,让普通的菜肴一举成名


要说古代帝王谁最喜欢微服私访,那乾隆必定算是其中一位,关于他微服私访的事情官方记载不多,但是坊间关于他的轶事却是不少。

京菜里有一道“游龙戏金钱”就跟他有关系,这事发生在他第一次南巡途中。本来按计划走的好好地,谁知道这家伙一离京就离开大部队,带着随从开始了私访、体察民情。


乾隆赶路错过宿头,吃了老汉的这道河鲜菜,让普通的菜肴一举成名

这天,乾隆带着随从只顾着赶路,不料到了一个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乾隆急令随从加快寻找落脚歇息之处。正在着急忙慌的时候,忽然发现路旁不远靠近小河边上有一处茅草农舍,于是他们便走了过去,只见茅屋门前的青石板上坐着一位老太婆,正在翘首向河面上张望,乾隆便上前搭话。

“老人家您好啊?”

老太婆只是不搭理,也不回头,目光并没有离开河面。

“老人家,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啊?”

老太婆还是不搭理。随从性子急,真有些气不过,正要发作之时,乾隆阻止了他。他还是耐心地问:“请问老人家我们两个是外地人,只顾赶路便错过了村庄客栈,想向您老借宿一夜,只不知能不能行个方便……”


乾隆赶路错过宿头,吃了老汉的这道河鲜菜,让普通的菜肴一举成名

这时老太婆才回过头来瞧了瞧。见他们不像是坏人,对自己又恭谦有礼,便道:“看先生也是读书人,要不嫌弃,只住一宿也行。”

乾隆连声说:“哪里,哪里。真是太谢谢您老人家了。”

老太婆把客人让进家里,这农舍十分简陋。他们正说话时,一位背着捉鱼虾竹篓的白发老汉回家来了。两人见主人回来,忙站起来见礼,老汉忙不迭地说:“过路的客官,快请坐。可千万请别嫌俺家穷。”他一面擦拭满脸的汗水,一面叫老太婆给客人沏茶。

让老婆婆照顾客人,老汉则提着刚打上来的新鲜鱼虾去了厨房,忙活起来。虽说路途奔波劳累,可是在这间小小的农舍里,疲乏已极的乾隆反倒备感温馨和舒适。

乾隆已是一整天未沾水米,饿得肚子咕咕直叫。等老汉端上热气腾腾喷香的鱼虾饭菜时,便不顾一切地大口吞咽起来,还不住地称赞着:“好香!好香!”农家二老站在一边,见客人能喜欢吃自家简单的饭菜,十分高兴。


乾隆赶路错过宿头,吃了老汉的这道河鲜菜,让普通的菜肴一举成名

等到乾隆和随从全都吃饱喝足时,他们才重新谈起了家常话。乾隆对老夫妇再三称谢,又指着桌上的剩菜问:“老人家,这菜做的味美无比,但不知叫什么名称?我们日后也好记住不忘呀!”

老两口一下子被问住了。原来这顿极其平常的农家菜,哪还有什么名称呢。到底还是老汉机灵,但见客官问的真切,便胡诌了一个名字说:“这菜还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游龙戏金钱’。”

其实,老汉是指鱼虾而言的。

乾隆从江南回京后,还真的念念不忘那道叫“游龙戏金钱”的美味佳肴。他曾多次指派宫廷御膳厨师去南方学习,但御膳厨师做出来的菜,早已是经过大大地改进过的鳝鱼菜肴了,想要找到当初的那种天然自在的味道已经是不太可能。


乾隆赶路错过宿头,吃了老汉的这道河鲜菜,让普通的菜肴一举成名

如今的“游龙戏金钱”的大致做法是:将宰净的小鳝鱼烫熟,切成鱼肉丝待用。再将新鲜猪肉和虾肉斩成细茸,加多种调味品和胡椒粉、姜葱调成糊,再掺入火腿和香菇细末,放在平底油锅里煎成金钱大小相似的圆饼。随后,热锅爆炒鳝鱼丝,同时油炸虾饼。两者拼在一起,再浇上汁便成品了。

显而易见,所谓“游龙戏金钱”中的龙,实指鳝鱼,金钱则指虾饼。这道菜肴的最佳之处则是两色两味,造型美观,又好吃又好看。难怪乾隆皇帝会念念不忘此肴,日后在宫中也经常点这道美味鱼馔。

原本是一道用河里小鳝鱼做的平常菜,只因与真龙天子搅在一起,便大大地出名了。

举报/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乾隆   老汉   菜肴   河鲜   微服私访   鳝鱼   农舍   客官   鱼虾   随从   老太婆   念念不忘   美文   厨师   老人家   客人   金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