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功德有多大?心经译作、某国译名沿用至今,唐太宗请他当大官

历史上的唐僧(玄奘,以下称唐僧)和西游记中的唐僧一样,仪表堂堂,容貌出众。

当然,唐僧不会靠脸吃饭,更不会因为脸而招惹了妖怪。

唐僧不仅颜值高,而且很聪明;不仅很聪明,而且还很勤奋。

唐僧13岁出家,15岁就能讲经了。

作为一个超级的学霸,唐僧被点赞为“聪悟不群”。

而且他如饥似渴,勤于钻研,经典之书完全不够读。

而让他最难以释怀的是,不少经典观点不一,甚至互相打架。

这也太难了,怎么办?

到处参访游学!

包括长安、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

但是唐僧仍然感到“不解渴”。

还能到哪里游学?

出国——去天竺!

那可是佛学的发源地!

唐僧敢想敢做,说走就走……

唐僧功德有多大?心经译作、某国译名沿用至今,唐太宗请他当大官

且不说唐僧如何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单说唐僧的功德到底有多大,让唐太宗好几次要请他做大官?

第一是有字真经。

无字真经的这个“无”奥妙高深,玄之又玄,懂的人凤毛麟角,会者可能不难,但难者全然不会,亦有无穷解,暂且不论。

而这个有字真经,却是实实在在的桥梁,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桥梁,探求通往智慧之路。

唐僧去印度之前读的多是二手真经(汉译版),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翻译水平参差不齐,错漏难免,甚至以讹传讹。

不懂蛐蛐状的梵文,那些原版佛经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书了。

因此,唐僧很早开始学习梵语,直至通晓梵语。

“唐僧取经”,历时17年,西行5万里,走遍天竺大小100余国,取回了大量原著原版,包括“原汁原味”佛教经典书籍650多部。

历史上的唐僧和西游记中的唐僧还有一处相同,那就是经书落水,晒书晾经,文学化后被称为第九九八十一难,可见取经的艰难。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唐僧以精深的中文、梵文功底,翻译了75部佛经,共计1335卷,1300多万字。

可以说,是唐僧超越了时空,光大了有字真经。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家喻户晓、朗朗上口、“明心见性”的《心经》了。

唐僧功德有多大?心经译作、某国译名沿用至今,唐太宗请他当大官

第二是辩才无碍。

在天竺时,唐僧深入研习佛学,探讨切磋,讲经说法,达辩才无碍之境,有两个事件最为著名。

一是一场辩论,在烂陀寺。

当时,烂陀寺是天竺佛学的最高学府、最大寺院,已有700多年历史,僧众达1万人之多,其主持为100多岁的戒贤法师。

唐僧初来天竺,就是拜戒贤为师。戒贤原本已经不讲学了,为了唐僧特地重新开门授徒。

在唐僧游历参访数十国之后,戒贤法师请唐僧开设《大乘论》讲座。

这时有一个婆罗门写了10多条理论,悬挂在烂陀寺的大门,狂妄地声称:如果有人能驳倒其中任何一条理论,甘愿“斩首”认错。

因为没有什么人敢出来驳斥他的理论,这个婆罗门越发嚣张。

于是唐僧站出来和他公开辩论,辩到最后,婆罗门终于承认辩论失败,按照其约定,认输就是输头……

但唐僧说,和尚不杀生,你就当我的仆从吧……

唐僧功德有多大?心经译作、某国译名沿用至今,唐太宗请他当大官

二是全印佛教大会,在曲女城。

这个大会由戒日王等发起,特意延请玄奘讲经说法,主讲的内容还是《大乘论》。

全印共有18国国王前来聆听,数千名的大乘小乘高僧以及数千名的外道亦慕名而来听讲。

玄奘在会场内外悬挂着自己的观点,整整18天的大会,没有一人质疑玄奘的学说,哪怕是一个观点。

由此此,玄奘更进一步,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成为当时公认的佛学最高权威、最高成就者。

当玄奘一心返回故土时,很多国王纷纷挽留,甚至有的国王愿意为他建100座寺庙……

唐僧功德有多大?心经译作、某国译名沿用至今,唐太宗请他当大官

第三是文明互鉴。

唐僧的贡献在于跨越中外,深入开展双向文化交往,积极传播中西文化,谱写了大唐丝绸之路最为灿烂、最为辉煌的华章。

一是积极传播佛家文化,将西域文化和天竺文化介绍到中国,连印度这个译名也是唐僧首创,印为印心之印,度为度人之度,非常有文化意味;

二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包括奉大唐皇帝之命,将中国经典《老子》等译为梵文,让东方两大圣人的经典世界化。《老子》梵文译作成为第一部中华文化经典的对外译作,时间在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

从历史上看,唐僧不仅是思想家、佛学家、翻译家,而且还是旅行家、探险家、博学家,同时还称得上是外交家。

作为一个超级“外事通”,唐僧深通西域诸国和印度的方方面面,包括幅员、地理、城市、农业、商业、货币、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等,而且是当时中国和周边诸国最有影响力、最具传播力的人物之一。

唐僧智慧卓越,才干超群,一代明君唐太宗看在了眼里。

唐太宗爱才、惜才、用才是很有口碑的,他曾经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所以他曾多次邀请唐僧做大官。

可能是京官、地方官,或者是经济官员、文化官员,也可能是外交官员(鸿胪寺卿),但都被一心向佛的唐僧所婉拒。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具有最强大的历史传统和史官传统,周边很多国家由于缺乏历史文字记录,往往要到中国历史中找“出处”、“找沿革”、“找人物”“找故事”。

唐僧博闻强记,他的著作也同样有很多“历史”内容,比如他和徒弟辩机和尚共同编写的《大唐西域记》,就记载了中亚、南亚等国的历史,即当时西域100多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地理风光、名胜古迹等,成为相关国家地区重要的历史参考书。

历史是人书写创造的,唐僧就是历史的书写者,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唐僧本身就是历史!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光未央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唐僧   梵语   梵文   大乘   天竺   西域   婆罗门   大唐   译作   大官   印度   真经   佛学   功德   译名   心经   美文   中国   经典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