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招就能看穿茶的好坏,这可是茶界大师不外传的“绝技”

普洱茶这玩意儿,说简单也简单,但复杂起来,连资深茶人也难以探知这其中的奥秘。所以混迹茶圈,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毕竟这趟水太深了。

很多人刚刚入行的茶友,往往听到旁人说一些喉韵、生津、回甘之类的词汇,不免觉得高端大气,在一番瞠目结舌后便佩服的五体投地。

只需1招就能看穿茶的好坏,这可是茶界大师不外传的“绝技”

在对方的忽悠下,哦不,在对方的三寸不烂之舌之下,以为自己买到了上等的好茶,殊不知这是种了别人的圈套。

其实很多茶界前辈,都会告诫刚入行的茶友一些选茶技巧,但是往往无济于事。针对这种情况,小编就来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粗暴的妙招——看叶底!

只需1招就能看穿茶的好坏,这可是茶界大师不外传的“绝技”

叶底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茶渣,别看不起眼,但是一款茶的叶底可以将茶叶的品质暴露无遗。而往往通过看叶底的嫩度、色泽等就能发现茶叶有什么问题,从而判断茶叶的品质究竟如何?

接下来,看好了,小编细细说来!

嫩度——捏茶渣,辨叶质

一款茶的嫩度其实也就是茶中的芽头比例,而茶叶的嫩叶的比例也是判断茶品的重要因素。

而普洱茶因为制作工艺的关系,所以很难判断芽头和嫩叶的比例,但从叶底就能很好判断出来。茶叶泡开之后,叶底的舒展度、叶脉就能展现出茶叶到底采摘的是单芽还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

只需1招就能看穿茶的好坏,这可是茶界大师不外传的“绝技”

但是判断茶叶的老嫩程度,除了用眼睛看,用手捏也是不错的办法。一般而言,如果叶底捏起来比较柔软,叶脉也比较平滑,这就说明茶叶嫩度好,内质丰富;如果叶底比较薄,而且叶片硬,那就说明茶叶不够嫩品质不够好。

色泽——原料最直观的反应

平常拿到茶叶,我们会对茶饼的外观评论一番,比如这个茶饼条索油亮,色泽墨绿等等。但是因为普洱茶加工工艺的特殊性,所以茶饼表面展现的并不是很直观,反而茶底更直观。

只需1招就能看穿茶的好坏,这可是茶界大师不外传的“绝技”

通过叶底油润度看品质。“润”表示茶叶油润光滑,反光强则代表茶叶品质不错,而如果叶面有“色”无光泽或者光泽差,那么这款茶的品质多数不好。

通过叶底鲜活性观品质。鲜活一般会形容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好的普洱茶叶底一定是鲜活,富有生命力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如果叶底的表现是“枯蔫”那么这款茶的原料一定是粗老料或者工艺不佳。

舒展度——代表茶叶活性

茶叶叶底的舒展度,能反映茶叶工艺、陈化期和耐泡度。一般茶叶遇水逐渐展开,直至最后完全舒展且有弹性,这样的茶叶品质都是不错的。

只需1招就能看穿茶的好坏,这可是茶界大师不外传的“绝技”

而如果冲泡之后立即就像白纸一样舒展开或者压根就没有展开的茶,大多都是粗老的茶青。或者是因为工艺不佳而导致的,再或者是不耐泡的茶。

整碎度——工艺手法的直观展现

其实这是对一款茶叶最低的要求了,叶底保存得完整,就说明茶叶的采摘过程细致,加工工艺到位。反观叶底过碎,则表示不管是在采摘还是工艺过程中都有不足,这也代表了茶叶品质不佳。

只需1招就能看穿茶的好坏,这可是茶界大师不外传的“绝技”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在撬茶过程中,不注意力道,也会导致叶底过碎,这就是需要茶人自己注意了。

其实叶底,也是茶叶的另一种身份展示,能最真实直观的反映茶叶的“真正面目”,学会从叶底辨别茶叶,就等于有了“法宝”傍身,当然这也是大师级别的茶友不轻易透露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普洱   叶脉   嫩叶   普洱茶   不佳   绝技   色泽   美文   直观   鲜活   活性   外传   好坏   茶叶   比例   品质   大师   简单   代表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