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中秋过后,在一次睡梦中,又去了趟青海,回到了李家峡。站在黄河边,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听着河岸上藏族姑娘的天籁之音,沉醉在美好的回忆中。

初去青海,是结婚后不久,随大哥去尖扎县李家峡水电站工地那年。

那个时候,丹凤去西安没有高速,西安到青海不通高铁。天刚麻麻亮,几个人一起,就各自扛着蛇皮袋装的被褥,早早地走到棣花街,等着去西安的班车。

从棣花到西安,过商县,翻麻街岭,到了黑龙口镇,司机就会把车开到路边常去的小饭店门前,车加水,人吃饭,解方便。小歇半把小时,便开始攀爬秦岭。山上,道路崎岖,忽上忽下,颠簸很长时间,才出了山到了蓝田。一路上,车摇摇晃晃,人晕晕乎乎,历近七个小时,总算到了西安。

当时,西安去青海都是过路车。进站的人们,像蜂一样从火车门窗往里挤。有行李的,人挤上去了,行李却卡在了后面。上车早的,还能抢一个座位。后来的,就只能站在过道或厕所边。困了,就坐在地板或自家行李上打盹儿。在一夜多的哐当声中,火车才进了西宁站。


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出了站,眼前一亮。大街上广场边,到处都是穿着五彩斑斓的藏族旗袍和头戴白帽、纱巾的回族服饰的人。他们成为这个地方一道靓丽的民族服饰风情线。


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和化隆县交界处,属黄河上游,居李家峡峡谷中段。县域人口以回族和藏族为主,汉族相对较少。

到了李家峡,只见黄河两岸,峡谷险峻,呈红褐色丹霞地貌。浅滩河水清亮,深水蔚蓝如镜,与概念中的黄色之河迥然不同。天,格外地蓝。云,压得很低,好像你跳起来,伸手就能摸到似的。远处,一群群的牛羊,云朵一样游动在山坡上。时常,能感受到当地回民、藏民的朴实和友好;能听到,原生态藏族民歌和回民清真寺的礼拜声。

在回民村,工队联系好了一个有泉水的杨树林,便扎起两排绿色帆布大棚,能住下一百多人。中间空地,一头搭灶房,一头为进出门。宿舍内,中间留过道,两边用两根木头落地挡边,地面铺上一层麦草,两人一伙,一个棚就能住上二十余人。棚外,沿棚底浅挖一圈,便成了排水沟。


东方透白,工厂就会开始吆喝大家起床。吃过早饭,大工拿着瓦刀和铁锤,小工扛着铁铣和筛子,跟着装满水泥的翻斗车,去牛滩骨料场砌垒石墙。

在家时,我就会泥瓦工。砌石墙,用河卵石料,比砌砖和片石难度大。眼力好的匠人,抱起一个石头,一个翻身,就能迅速找到最佳正面和上下接触面。没有眼窝头的,抱着石头在墙上翻来覆去,就是不合适。没大工活时,就扛起筛子和小工一样,去河边筛沙或备石头。手上的血泡,几乎是没好过。时间一长,就会腰酸背痛。每隔一段时间,就盼着能下一天雨不上工,不吃不喝,好好地睡上一天。有时,很羡慕小姐夫开翻斗车。觉得有技术,又时尚。


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一段时间,放工后,我就争着坐在小姐夫的车上,看着他踏离合,加减档,打方向。小姐夫看到了我的心思,就给讲一些开车小常识。有一次,趁着大家都午休,我就叫来几个舍友,悄悄地把车放空档,推到料场。摇响柴油机,开始练车。难的,就是起步老熄火。另外,翻斗在前,方向轮在后。打错方向,车子就会左右乱跑。好在料场大,乱转也无事。惹笑的,是我狼狈操作的样子。练了一会,看快开工了,叫舍友们把车推回原地。后来,我就给小姐夫说想学开车。小姐夫会心地笑了,“没问题,你能学会”。我好奇地问:“你敢肯定”?小姐夫笑着,“看油箱的油,早就猜到了”。


就这样,利用休息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开车。一天,看大哥心情还好,就冒昧地提出,想开翻斗车。大哥一听,笑了。“你会开”?我说,“跟上小姐夫学一阵子,应该没问题”。大哥严肃了起来,“开车是个危险的活,光凭胆大是不行的,还要心细”。其实,大哥早就知道我在悄悄地学开车一事。刚好,指挥部又分配了一台。大哥说:“你有上进心是对的,好好干吧”。


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就这样,有机会当上了司机。工作中,一有时间,就把车子和发动机擦得干干净净。这些,被大家看在眼里,也赢得了好评。

第二年初,大坝右岸清坡开挖,工期紧,任务重。一个晚上,听大哥说项目要求工队再上人。我就主动请缨,说回去带一帮人来。大哥听后说:“可以,给你十天时间,带二十个人到。右岸清坡开挖项目,就交给你干”。第二天一早,就坐上了回家的车。一路上,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毕竟,自己才二十多岁去招工,说出容易,做好难。当时没有手机,来回全凭骑自行车跑。一个礼拜过去,在熟人和朋友介绍下,铁峪铺、武关等地口头答应去的就将近三十人。走时二十一人。到工地,一算时间,还提前了一天。


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大坝右岸,距黄河几百米高。一次,边坡爆破后,开始人工刷坡清渣。当时,几个工人在撬一个很大的活石,虽有晃动着,就是不走。见状,我就拿起钎杆去帮忙。在“一、二、三”的口号中,哗啦一声,活石脱落,脚踏的石头也随之滑动。工人,被腰里的安全绳吊在了半坡。自己,因没安全绳,顺坡快速下滑。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必须活着。在惊慌失措,胡挖乱抓中,抓住了一个石嘴。“快救人,快放绳,抓住绳”。一片营救声中,我被拉了上去。大家安慰着,“你真是命大,造化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其实,是自己大意了。

眨眼间,又到了年底。天气变冷,监理方要求各工段陆续停工。大哥开完会,就安排由我带队,留十几个年轻人和灶房两个女同事值守。其他各组,就分批放假。


有一天,我叫小贾回住地取工具。小贾取来后,只见身上棉袄几处脚印和灰土。小贾气愤的说明了经过:当他回到住处,看见当地工队一个男的,爬窗户外,朝灶房里向两个女同事挑逗说脏话。他就喊着叫走开。谁知那个男的不听劝,反而扑了过来,嘴里骂叨着,就踢了他几脚遛走了。听后,我很生气。心想,大哥不在,得镇住那个坏蛋,给大家有安全感。就说:“小贾,咱去警告那个家伙”。说完,就顺手拿起工具,上了左道。到了工地,小贾一眼就认出了踢他的那个人。说:“就是他”!我大喊:“把这个地痞流氓抓走,送派出所去”。那个男的一听,吓坏了,也肯定没想到,外地人会找上工地。他也自知做事理亏,一个转身就向山下跑。我和小贾拿起工具,故做非逮住不可的架势,追了上去。那家伙回了一眼,一溜烟地翻过山丘,就不见踪影。撒回的路上,碰到指挥部领导。领导了解了相关情况,说是灶房女同事去报得警,并要求克制,做好相关预案。


人间,只有公理。正义,不会缺席。后来,也没见过那个坏蛋的影子。从此,工队也没有人来捣乱。住地,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冬天,一片艳阳天。

青海那些年,是自己学习的年份,是自身历练的平台,是不断走向成熟的摇篮。青海,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一个和谐共生的民族村,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


吕礼民:青海那些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青海   大工   丹凤   指挥部   回族   藏族   灶房   翻斗车   黄河   回民   西安   姐夫   美文   工地   大哥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