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朝:馒头石


李发朝:馒头石

1964年值农业学大寨高潮时期,我由小队抽调白庙基建队,那时队长王庆胜副队长由民兵连长唐廷瑞兼任。我的任务是管伙收糊汤,记工,开工分介绍信、放炮,人员由六个小队派人,或十天或二十天轮换。我们三人工地在九队,我们吃住都在工地不轮换,那时已经给一队大沟口在崔院后沟修了一里长的一条沟台田,二队从溜石板到汪沟口修一弯稻地。去三队贺家山已是满山红叶,层林尽染,秋高气爽遍地秋霜。由二队汪沟口场房出发肩扛铁钎抬着几盘几米长的大小铁链子,各种铁锤浩浩荡荡,从屈生州房山梁开进贺家山。

贺家山是白庙山最高的一个地方,去那里有三条路,去尹家凹走龙王爷庙沟,去寨子洼走魏院小沟贺山娃翻梁。去寨子沟要走屈家房后上大坡梁。队部在闵四川家,打地铺,饭由三队楼妇女做。工地就是寨子沟,寨子沟!寨子沟故名词义也就是贺家山旧时修的山头山寨下的一条沟,长约一里路宽60米,沟间小溪南寨子洼小溪汇合,涓涓流水浣涎倚曲,一旦大雨山洪爆发,混浊的泥水,混和石头泥沙汹涌澎湃震耳欲聋,波浪滚滚狂奔汹涌很怕怕。

今日的寨子沟还很平静。农民正在收秋,搬包谷,拔黄豆,秋天柿子红了脸,谷穗压弯了腰,牛儿在山坡吃草,喜鹊喳喳枝头。明日这里是基建队的主战场,重改河道,锁住蛟龙开山炸石,修石坝填土移山,乱石滩要变成层层梯田。

李发朝:馒头石

寨子沟两山之间有一巨石,高约5米,直径7米,因下粗形似馒头白色光溜溜得很壮观,人都叫馒头石。打炮眼由5人组合一人把钢钎,四人轮换打锤,炮眼打了两天多,炸药装的留一米填黄土用了4米导火线,疏散人员点炮,“轰隆”一声地动山摇,馒头没有了,这个炮炸的很完全这是我一生中放的最大,最成功最好的大炮。千年留传古迹,壮观的馒头石在学大寨中未能幸免,为改造山河中作出了贡献。

李发朝:馒头石

2021年仲夏怀旧重走寨子沟,山河依旧,只是不见绿油油庄稼,满山遍野的黄豆苗,听不到做庄稼人的欢声笑语,站立当年修梯田石链上,看到灌木杂草横生,满目疮痍,脑海中不断涌现出当年火红的年代,学大寨战天斗地。那年代的人艰辛奋斗了一生现已长眠,安息吧!你们也对得起这片养你的山乡。我问了打地铺的后人,他说:“你看剩几户人了,都搬走了,走不了的是些老人,地叫野猪拱地也种不成了。”

回来上了山梁站立山头,回头再看贺家山思绪万千,心中五味杂陈。昔日的天现在的地,我已年近八十,真是老了,我很后悔不该炸了馒头石,流传百年的古迹呀!真可惜,馒头石啊!馒头石,我永远的怀念。



李发朝:馒头石

李发朝,商州区黑山镇白庙子人,工人,现已退休,热爱家乡,喜好乡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房山   馒头   炮眼   大寨   寨子   地铺   梯田   小队   基建   山头   古迹   山河   小溪   美文   工地   壮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