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现世图

中国人喝洋酒,是近年来大行其道的事。尤其葡萄酒有益健康的说法盛行以后,国酒更是退避三舍了。

邯郸学步现世图

于是,公款请客也好,私费小酌也好,洋酒便登堂入室,也算是一种时髦的风景线了。

据行家讲,洋酒种类颇多,餐前餐后,饮法不一,或白或红,讲究颇多,但其统一的特点,便是价格不菲。三百五百,普普通通,成千上万,不算稀奇。

天价的一瓶路易十六,全世界也一共剩不下几瓶,老外只能啧啧称羡,口流馋涎,而让包起拎走的,是咱们中国的款爷。所以外国的酒商对中国这个酒消费市场,摩拳擦掌,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发现,不论什么牌子的外国酒,到了中国人的酒席上,只要打开瓶塞,倒出来的是液体,只有一个字,干!遑论其他,然后,倒入口中,咽下肚去。

这班喝酒的款爷们,拿过酒来,既不嗅其香味如何隽永,也不观其色泽怎样晶莹,更不细细品味酒的风韵,遑论窖藏年头的久远,产地的酿造特点。甚至开瓶以后,连试一试刚倒出的酒液,给个评价也来不及,便招呼满上满上。

其实,喝洋酒应与喝茅台,喝酒鬼,喝五粮液,不那么一致的。但入乡随俗,洋酒到了中国,统统按照梁山泊忠义堂气派,仰脖瞪眼,一饮而尽。看来,中国人的喝酒,永远延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求其淋漓痛快,只有辣嘴巴、辣舌头、辣嗓子就可以满足的传统。

主人说了,我有钱,我愿意这样喝,又奈我何。想想,好像也无可非议。

现在,发财的人也真多,财大则气粗,气粗则允许自己随便,随意。

譬如,驾私家车,扬长而过,突然,降下玻璃,朝马路上啐一口痰;

譬如,听音乐会,皮包里的手机必然要响数次,按之又响,闹人心烦;参加会议,别人发言,充耳不闻,自己不顾左右地收发短信,看到黄段子噗哧傻乐;

譬如,头等舱里,非要把脚架到前面坐席上,贵宾厅中,一个人要占三个人的位置,重要场合,人还未见声音先到,宴会桌上,声高八度满座皆惊;

譬如,虽然浑身都用名牌包装起来,从头到脚都予以美容,然而一张嘴,满口脏字,村话连篇,令人掩耳,无法卒听;

譬如,发了点财,来不及地穿金戴银,有了点钱,急忙忙满头珠翠,为炫耀那块钻石表,金项链,恨不能大冬天都光膀子,打赤膊;

譬如,有了一张绿卡,马上瞧不起中国人,认识两个老外,立刻就当假洋鬼子,会说几句洋文,中国话就不够表达他的意思了,到过一些国家,便发现我们的月亮果然不圆了。这类发生在身边的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例子,真是不一而足,不胜枚举的。

所以,这位品酒行家对我说,碰上这类饭桌上洋酒要点最好的,但喝起来却像喝二锅头一样在糟蹋粮食的老板,常有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感慨。于是,我不禁联想起庄子《秋水》篇里,那段魏牟对公孙龙的对话,倒也有点意思了。他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士家子弟,非常羡慕赵国人优雅的走路姿态,特地来到赵国首都邯郸,专门学习步行的礼仪和诀窍。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人行走的本领,连自己原来寿陵人的走路姿势和方法,也丢掉了,弄得他反而不会走路了。于是,无可奈何的他,只好爬着回到家乡去了。

这位燕国的公子哥儿,学习走路的地方,是在河北省邯郸市,至今那里还有个学步桥的地名,使人记住这则寓言。看来,物质的一切,是可以用钱买到的,但属于精神世界的一切,例如文化,素养,礼仪,知识等等,便不是付钞票就能得到的了,因此,学,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最怕的是那种学得不地道,不彻底,不到家,学了半天只是些皮毛,还自以为是,就难免要闹出学步桥上那位寿陵余子的笑话了。

(作者:李国文)

(若子摘自《济南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中国话   私费   邯郸市   路易   步桥   打赤膊   气粗   珠翠   酒商   邯郸学步   洋酒   行家   美文   中国   老外   礼仪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