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其实是一种气味

看一个人是不是有乡愁在心头,你只要看那人眉毛上,是不是挂着一层朦胧的霜意。

乡愁,其实是一种气味

乡愁是什么?是你生命脐带脱落的地方,那里的一棵老树、一口老井、一条老巷子、一段老城墙、影影绰绰晃动的人。乡愁也是曾经喂养你生命的食物,那些食物放在当年其实很普通很憨态,比如红薯土豆、南瓜茄子,当通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这些食物的味道,幻化为乡愁的一部分。如一位诗人所说,如一根老了的舌头,像蛇芯般搜索回山的路径,它似乎比身体还更需要故乡的饲养,如果不能找到孩提时的食单,也许就会枯叶般迅即陨落。

是因为有一年的聚会中,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多喝了一杯,彼此还聊起了乡间妈妈们的美食,就和这个满脸慈悲相的胖子成了朋友。后来,他去了北方一所大城市生活。这个人就是宋二宝。二宝说,尤其是在雨天,乡愁就像痛风病一样来缠上他了,总感觉双足生疼,是故乡泥土里的根须在拉扯他了。二宝说,他还在梦中磨牙了,咂巴着的,全是童年时故乡吃的那些食物。

有一年二宝回乡,刚下飞机,我就陪他跌跌撞撞往他老家村子里赶去。二宝说,多想再吃一吃妈妈当年柴火灶里煮出的饭菜啊。

那些年,村子屋顶上炊烟袅袅,柴火灶前,妈妈往灶里不停添加枯草干木,火苗劈劈啪啪燃着,舔着锅底,有时“砰”的一声响起,是一种叫作炸疙瘩的树叶发出的响声。两眼灶是连通的,两口大铁锅沸腾着,一口煮的是猪食,一口煮的是全家人的饭食。二宝说,妈妈有肺病,记忆中,妈妈总是佝偻着身子,在柴火灶前呛人的烟雾中大声咳嗽,妈妈咳嗽中抽搐的样子,像是在拉风箱。

二宝最温暖的美食记忆,就是妈妈在大铁锅里用风干的萝卜炖腊肉了,汤里加了花椒、橘子皮,肉汤的香气,在炊烟里飘荡,香透了一个院子。二宝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看见村里单身汉魏老大一个人怀里抱着一个煮熟的腊猪蹄子,坐在山崖边一块石头上大口大口啃着,啃得满嘴流油。二宝饿了,吮着手指头望着魏老大,魏老大突发善心了,撕扯下来一块透亮的肉,喊道:“来,二宝,你叫一声干爹,给你吃肉!”二宝跑上前去,叫了一声:“干爹!”魏老大把肉就给了二宝,还没等二宝吃完,魏老大就把整个猪蹄子干净利落地啃完了,然后掰了一个树丫掏牙缝里的肉。

但多年后怀着故乡美食乡愁的二宝,回到村庄后,他忧郁的瞳孔里,已经人烟稀稀了,炊烟几乎已经绝迹,留守在村里的人家,差不多都用煤气了,煮饭也用了电饭煲。那次,二宝来到妈妈塌陷的土坟前,喃喃自语。我听见二宝似乎在说,妈,妈,我想吃你做的泡姜鱼、凉粉、麦子粑、红薯粉、猪油焖鲫鱼、酸菜土鳝鱼、南瓜饭、醪糟汤圆、松菌汤、糯米粽子……贫瘠的岁月,这些朴素美食的乐观诞生,是因为天下的妈妈,都有一双巧手,都有一颗疼惜儿女的心,妈妈菜,是用爱烹调出来的。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是这些怀着深深乡愁的食物,在托举着故乡,牵扯着故乡,给故乡一个恰当的位置予以永久贮藏,让人在乡愁涌起时,不断反刍着这些隔夜跨年的美食。

每当节日来临,四面八方,天涯海角的人归来聚散,其实就是坐下来,吃一顿亲人做的饭菜。无论你走得多远,你把味蕾都带在身体里、灵魂中。是食物的养分,支撑着永远的乡愁。是永远的乡愁,让那些食物成为记忆中的难忘美食。

所以突然发现,乡愁,其实是一种气味。一旦这种气味在风中扑来,滔滔口水在舌头中卷动,就是很自然的生理反应了。

(作者:李晓)  

(郭旺启摘自《福建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乡愁   里加   大口   干爹   铁锅   柴火   猪蹄   炊烟   红薯   南瓜   美文   村里   气味   故乡   食物   妈妈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