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首《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相思之词。


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有情人。


但你可知道,这对神仙眷侣一度冷眼相看,而李清照再嫁后又休夫,这背后又经历了哪些沉浮变幻?


今天就给你讲讲《一剪梅》和《声声慢》这两首词的故事。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自幼耳濡目染,才华出众。


17岁时便以一首《如梦令》名满京城: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1101年,李清照和赵明诚成婚。


婚后,两人琴瑟和鸣,皆喜爱书画金石。手里稍有余钱,他们便跑到相国寺的市场,穿过烟火云雾和人声鼎沸,挑选喜爱的金石文玩。


又询亲访友,借来珍贵的古本书籍,一人口述,一人誊写,彻夜抄阅。


好景不长,当时新旧党争,赵李两家先后牵连被贬。李清照被迫与赵明诚分别,浓浓相思化作诗情,这才有了那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把相思写的如此精巧脱俗,试问谁能不动心?


1107年,两人终于团聚,一起隐居青州。李清照自命其室“归来堂“,号易安居士。


回顾来看,在青州这些年,可以说是他们最幸福安逸的一段时光。


消去京城浮华,享得乡里清闲。平日里,两人读书或是收藏金石,夜间校正,撰写《金石录》。


他们还制定了一种比赛,每次饭后煮茶,一人出题一人答,答对者先喝。但往往赢的那位高兴过头,倒泼了自己一身茶。


几百年后一位叫纳兰容若的词人借此写道: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1127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千万百姓,流离失所,被迫南迁。李清照就在其中。


她从青州出发,押了15车书籍金石器物,前往赵明诚当时所在的江宁。


另一方面,因为常年分居,且赵母以无后为由,怪罪李清照,私自给赵明诚纳妾。


此时,两人心境怕已不如当年。


1129年,赵明诚身为江宁知府,却弃城而逃。面对国破家亡,李清照对丈夫此举更是失望至极。


二人一路无言,行至乌江,面对滔滔江水,李清照想起当年项羽,感慨作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而赵明诚此时就站在李清照身后,当真是羞愧难当。


没过多久,赵明诚病逝。昨日种种难舍及怨言,转眼成空。


李清照心中苦痛几人能知?


1132年,她终于抵达杭州。回望这一路,损失惨重,丈夫病逝,二人之前的收藏也大多被盗流失。


江山飘零,故人西去,两处相思,阴阳永隔,终不能白头。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而这时,她碰到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男人,张汝舟


昨日欢愉已去,故土已破,李清照身在杭州,流离失所,无依无靠,却遇到了口口声声说要拯救她的张汝舟。


张汝舟以赵明诚同学的身份接近李清照,对其百般照顾。


这个张汝舟是浙江人,早年为池阳军中小吏,北宋徽宗年间进士,后来又当了个小官。


他花言巧语取得李清照的信任,不久二人成婚。哪知婚后,本性暴露。


原来,这张汝舟不过是贪图赵李二人多年所藏书画金石,可婚后他才发现,这些年奔波哪里还剩什么财物。于是他恶从心起,怒火中烧,对李清照拳打脚踢。


而李清照则认清了张汝舟的嘴脸,她发现,若想彻底摆脱,唯一的方法就是离婚。她将张汝舟当年科举作弊一事揭发,告上公堂。


张汝舟被贬,两人获准离婚。但根据宋朝律法,妻告夫将判处3年,李清照入狱。经过亲友的大力营救,9天后,她又重获自由。


走出监牢那天,浓云散去,日光拂面,李清照只是笑了笑。


这笑意味深长:一度以为又有了依靠,到头来发现不过奸佞。终于设法摆脱厄运,却又令自己身陷囹圄。如今重见天日,但前方等着她的,谁又知是晴是雨?


只知,她自是从此不敢再盼望,命运会向她倾斜一分毫。


这时,我们再来看那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无此等绝望事,亦无此等伤心词。


如今我们读来,也不知道是命运为了让她流传于世而制造了这样的悲苦境遇,还是这样的境遇才成就了她的词。


千古第一女词人,难逃千古情劫苦。


等一切风波过尽,丈夫“明诚”故去,纷争“汝舟”飘散,回过头来再看,又还能说些什么呢?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大约1155年,李清照辞世,享年72岁。


偶遇赵明诚,少年恩爱,渴望白头,终路断中途;满心与夫相守一生,却遭婆婆所厌,被迫与人分爱;国破家亡,流落异地,再嫁却遇奸佞;晚年孑然一身,无伴无后,沦落凄凉地。


回望这一生的浮沉缥缈,梦也似的。


恍惚之间却看到,海棠树下,有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李清照:那少女明媚如春光,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作者 / 都靓和她的朋友们

编辑 / 别惹小王

抖音 / 快手 / 微博 / 小红书 / B站同名

@都靓Amber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靖康   青州   国破家亡   奸佞   京城   词人   流离失所   金石   歌谣   境遇   海棠   美文   婚后   春光   明媚   当年   丈夫   命运   少女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