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思文退赛了。


前两天看《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轮到思文出场时,李诞宣布她退赛。


思文在突围赛时先被House淘汰,再被张雨绮复活。

接着和程璐官宣离婚,晋级赛又大胆地选择了“我们,结婚吗”的话题。

本以为她要残忍地剖开自己逗大家笑,可最后她还是退赛了。

真是一波三折。

在#思文退赛#的热搜下,网友们揣测着她退赛的真实原因。

即使思文简单明了地回应说:没啥了不起的原因,大概就是“不想”吧。

一些网友还是不甘心地往娱乐八卦那方面想,说她当初把“夫妻过成兄弟”来调侃,现在却因为离婚而憔悴。独立女性人设翻车。


几个月前我采访过思文,现在回看那次采访,才发现其实她早就把退赛的原因告诉我了。

而“独立女性”的人设,退赛后的她并没有翻车,反而站得更稳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我在乖乖女的外壳下活得很叛逆。”



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思文。

她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脱口秀演员,其实也是中国第一位被大众熟知的女脱口秀演员。

思文外表看上去是个斯文的乖乖女,可是一站上舞台,干净利落地抓起话筒,带着满脸自信的笑容说一句:“大家好,我是思文。”


自信和霸气就立刻感染了观众。

她的段子大多是家长里短,但在这些琐事里,她又观察到了生活耐人寻味的那一面。


比如她最出圈的一个段子:


如果你想找一个异性当你的纯朋友,

你就想一个办法,跟他结婚。

几年之后你就发现,太纯洁了,

简直一点邪念都没有。

我觉得纯洁的最高境界就是,透明。

两个人在一块时间长,

可以透明到什么程度?

就是你穿成透明站在他面前,

他都可以当你是透明。

听她的段子,捧腹大笑之后,还会回味那么一下:诶?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扎心了。

在讲脱口秀之前,她是国企的普通职员。

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是朝九晚五喝茶看报,勤勉朴实地度过平凡的一生。

安稳,体面,但思文觉得缺了点什么。

虽然思文妈妈常说“我们思文真乖啊”,但她骨子里是个叛逆的小女孩。

“我其实一直是在一个乖乖女的外壳下面,活的挺叛逆的一个人。”

思文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她都会把今天班上发生的好笑的事添油加醋地告诉妈妈。

谁谁谁走路踩了水坑,谁谁谁抄作业被老师逮到,又是谁谁谁在安静的教室里放了个响屁。“我觉得添油加醋其实是一种天赋。”

思文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表演欲,成为她独特的气质。

同是脱口秀演员的梁海源后来在比赛时谈到思文,“大家都是选手,但她出来就感觉是个明星。”

这样的人是关不住的,“当时接到脱口秀的offer,虽然我什么都不会,但是我毫不犹豫地就来了,因为感觉会比较精彩。”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人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是很痛苦的。”

思文不是一直都这么又好笑、又自信的。

从安逸的国企走到脱口秀行业,思文一开始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别人很快就能交的稿子,她得多花一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付出就有收获是童话,模糊了现实世界的疼痛。事实往往是硬着头皮干,最后也出不了什么好结果。

做《今夜80后》的时候,她的稿子被一遍遍批判,上了台,观众冷漠没反应,下了台,内部复盘投票,垫底三名总有一个席位是她。

人在自卑的时候很难做出成绩,甚至连自如地做自己都是一种奢望。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这个能力,不止一刻她想退出这场游戏。“你要不停地去证明自己,人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是很痛苦的。”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再一次体会到脱口秀带来的快乐是一场周末线下演出。

因为总是受挫,临上场,思文退却了。

程璐跟她说,“你不要放弃自己,虽然大家都不看好你,但是你自己不能放弃你自己。”

她听了这话,就冲上台去了。

结果她讲了一个段子后,全场观众爆笑。

回头台下的同事在群里跟老板汇报说,思文今天炸了炸了。

“像海浪一样。”

思文回忆起这个场景,这样形容第一次听到的观众的笑声。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它会提高你的快乐阈值。很多明星宣布退出演艺圈之后又回来开演唱会,就是因为这个。他们忘不了当时那个快乐的感觉,还想再体会一次。”

这场演出之后,思文又一次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出口。

跟开了挂似的,一路打怪升级。

女性的喜剧舞台似乎带点天生的狭窄和禁忌,她却能从国企白领硬是一个舞台一个舞台地走到现在。

这么多女脱口秀演员,为什么是她成为头部?

她看起来一点也不野心勃勃,我不知道为什么是她,但又觉得一定是她。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在采访时,思文和我聊到了“边界”这个概念。


和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思文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在劝导我们压抑自己的需求。“我们小时候听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听多了这种故事,就会觉得好像我自己不重要,别人才重要。”

在小学一年级的一堂自习课上,因为同桌给课本上的人物肖像画画了一撇胡子,思文和同桌开始笑了起来。


最后被老师叫出去罚站,但她们却笑的更激烈。“笑是一件既美好又需要被禁止的事。”

小时候不敢大声笑,长大了就连点个菜,都会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我吃什么不重要,你们点。

“真的不重要吗?但当别人点了一个你不喜欢吃的菜,你一样会不开心。”

思文也是慢慢才改变这种观念。“我用了很长时间去觉察以及去修正这个问题,所以我现在才知道我喜欢什么,比如点菜的时候,我会告诉人家我喜欢吃这个菜,我要点它,其他的你们来点。这是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边界。”

我问她想对20岁左右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她说:“如果我回到十几岁,我会去发掘自己喜欢什么,然后会去坚持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会觉得很开心,不要管别人让你做什么。”

“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我想这也是思文最终选择退赛的原因。

因为她越来越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小时候喜欢笑,她就把好玩的事情像讲笑话一样讲给妈妈听;工作了知道自己不喜欢安稳,她就毫不犹豫辞职去讲脱口秀。

思文在节目里谈退赛,“情绪可以驱动你说话,但它也可以让你说不出话。”

“我现在觉得我没有能力,给大家提供这种,所谓的快乐也好,鼓励也好,因为我自己都处在一个很低谷的阶段,很累,累到让我提不起劲来了。”

脱口秀讲累了,不能再给她带来满足感了,她就潇洒地退赛。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思文退赛:“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作为观众来说,不必去过多揣测她的感情生活,而是希望她能慢慢把这些痛苦消化,也许一年后、几年后,“当一个悲剧的事情完全消化之后,你再回头去看,它其实会变成一个喜剧。”

思文在微博也说:不用担心我,至于今后,干啥都行,最重要的是“我想”。

对,只要“你想”就够了。


作者 / Amber和她的朋友们

编辑 / 一只茜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脱口秀   喜欢   添油加醋   翻车   段子   国企   美文   叛逆   乖乖女   小时候   观众   演员   舞台   透明   原因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