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降低了对于道德标准的要求

我在网上查了关于道德的解释: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

我们认定100多年前的社会文化中有其不符合今天社会发展需要的糟粕,也确定有很多值得今天继续传播的精华。这个里面是否包含了对于道德标准的删减?今天看来尤为突出的大致有两个方向的事情,我们需要来聊一聊。

传统习俗是应该去繁就简,还是应该保持原有的面貌。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南北方差异较大,但是,面对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于这些看不着,摸不到东西的疑惑时,长辈们往往习惯性的选择放弃说教,长辈们的话,不知道何时起在家族事务内部已经变得不在那么权威。传统习俗的保持可以延续一个东西,那就是敬畏之心。敬畏之心长存心间,在社会交往中,在工作中,这合作中都是有益无害的。

扶老携幼,尊老爱幼这些的词语的出现,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平衡,古语说: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弱妇孺是男女在一生都要经历的诸多阶段中的其中一个阶段,是避无可避的不足时期。需要身处有余阶段的帮助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倡导的事情。如今的很多价值观的兴起和渗入,让很多人抛弃了对弱者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关爱与敬重。这个益处是短暂的,害处是长久的。

我们对此视而不见或者见怪不怪,是不是也是一种表态,我们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中对于道德标准的要求可以降低了呢?


我们是否降低了对于道德标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扶老携幼   道德   标准   妇孺   糟粕   害处   古语   见怪不怪   敬畏   美文   社会发展   事情   阶段   东西   社会   传统习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