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源于缺乏全面信息

上过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四书五经,儒家,佛家,道家的存在。我觉得应该很少人真正的看完这些书籍。近几个月把《古文观止》、《庄子》、四书五经都买了回来一瞻真容。《道德经》、《易经》、阳明心学这些书早年就买了,平时偶尔看看。这次全面的开始读经典以后,发现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基本中华几千年的思想都在那个璀璨的年代产生完了,后面都是继承、延续以及解读和过度解读。就包含成语和谚语在现代都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

  多行不义必自毙,量力而行,风马牛不相及,唇亡齿寒,畏首畏尾,铤而走险,魑魅罔两,众口铄金,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寒而栗,乐而忘忧,有志者事竟成,口无遮拦,画虎不成反类犬等等,以上都是公元前的产物。以上的例子还只是《古文观止》的冰山一角。更不用说道德经和四书五经这些书籍了。

  从思考问题和说理的角度来看,公元前的文字偏向于描述自然事物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原来我一直认为儒家是迂腐的,这个观点大部分来自影视作品的影响。从原文的学习中可以了解到,这些书籍都在研究自然想象,颇有道可道,非常道的味道,不管哪个学派。几乎看不到鼓励人去苦心专研权术和阴谋的。反而是战国中后期,才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东西被人接受和传播。

  我为什么疑惑呢?好像从汉武帝以后的几千年时间里,什么思想也没有产生,只有各位帝王的简历被传承了下来,进而催生了服务王权的各种文化。如果两千年以前的思想就是万分正确的了,那中间经历的这漫长的岁月其意义何在呢?只是像拍电影一样的不断NG,不断修改剧本吗?

  从思想的角度来看,公元后的这两千年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这就是我的疑惑,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使我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做评判和论断。随着时间的积累和系统全面的读书,我希望对此可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疑惑源于缺乏全面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王权   道德经   佛家   易经   儒家   疑惑   画虎不成反类犬   多行不义必自毙   众口铄金   唇亡齿寒   古文   公元前   美文   例子   思想   书籍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