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本质上就是他能否随时切换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本质上就是他能否随时切换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梁冬说庄子:人间世》作者:梁冬

《人间世》是《庄子·内篇》的第四篇,主要讲的是与人相处之道,教人如何在世间不受伤害的秘诀。书中写到:当你陷入与人相处的困境中,读一读《人间世》,就会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或者心法。


忠厚善良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世间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因此,《人间世》这一篇其实是庄子借孔子的口来讲好人该如何自保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算是个好人,但却屡屡受到伤害,你就要学习《人间世》。


庄子对于人性的险恶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基本上,庄子并不认为人心的难测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就是“人间世”。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这件事情本身,才是问题。


精选书摘

1.慈悲跟智慧永远都是并行的,真正的慈悲一定是有智慧的。真正的智慧也一定自然长着慈悲的心,这就是“智悲双蕴”。

2.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本质上就是他能否随时切换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3.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旁边的人让你舒服,最大的痛苦也莫过于旁边的人让你痛苦。

4.真正的好事儿哪里是努力来的?一定是把自己的状态调到配得上这件好事儿的时候,就会有人非要给你不可了。自在、喜舍、轻松、快乐、以“无用”为用等,都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只有那种状态的人而已。

5.当你的心情是松弛的,眉眼是欢喜的,内在是空灵的,不随便评判别人,而是暖暖地看着他犯错、吹牛、撒谎……所有好东西就会汇聚于你。

6.自诩为好人的人,内心通常有一种让别人不舒服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我慢”。但它常常被包裹上“我为你好”的外衣,让人不容易分辨。

7.活着并不是要隐忍,而是要了解、观察并接受自己天性的一面,然后再疾驰,发展出不对抗的性格,最后发展出自己社会化的一面。

8.弱者的愤慨只会把自己气到内伤。有很多好人的结局并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不够智慧,没有深入地理解人性。

9.你用某种方式定义自己的好,无形之中,就相当于把别人定义为恶人。

10.孔子说:“你必须摒除自己的杂念,心智要很单纯,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去领悟。逐步过渡到不用心去领悟,而用气去感应。耳朵的功能只是聆听,心的功能是与外界事物结合。‘气’因其虚无,才能够接纳万物,达到‘虚无’的心境之后,就是‘心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心法   孔子   庄子   慈悲   美文   虚无   莫过于   事儿   情商   好人   耳朵   深刻   舒服   人性   角度   人间   智慧   东西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