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见智慧:怎样既走得顺利,又给未来留下资源和机会?

【职场工作•离职】

作者:Bella

大部分人一生中至少会换一次工作。所以离职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年轻人来说,跳槽更是需要时常考虑的。尤其是在初入职场的几年,大家都会把目前的工作当成一个暂时的历练和跳板。

但离职这件事真的是一个技术活。离职时处理不好与公司、与领导的关系,不仅会耗费自己的精力,而且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也是在为自己埋雷。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开聊一聊,如何巧妙优雅地离职,甚至在离职后,依然能维系住资源和关系。

1 维护权利不是唯一目的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认识的一位阿姨,人很聪明,很有能力,年轻的时候就拿到了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去了大公司任职。

但没工作多久,阿姨就和公司有了矛盾,她觉得公司给的福利和待遇并不符合之前的承诺,是一个欺骗行为。她很生气,和领导大吵了一架,没几天就被换了岗位。她觉得自己吃亏了,于是研究法律,聘请律师,把公司告上了法庭。

官司打赢了,阿姨拿着赔偿款,趾高气扬地进了下一家公司。

但没想到,过了几年,她和这家公司的领导也有了矛盾。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她很快平静下来,不动声色地搜集了证据,又打赢了一场官司。

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她一遇上这些不公平的事,就拿着法律和证据去和公司谈。有公司知道她的“战绩”,给了一些钱就把她打发走了,还有的公司接了官司,多半还是以给补偿款告终。

听起来,这是一个挺“励志”的职场故事:不畏强权,不怕欺压,努力保护了自己的权利。

但你知道吗?这个阿姨,把半辈子的时间都花在了“维护权利”上,以至于她退休的时候和入职的时候比,证书没有多一张,职位没有长一点。起点比她低得多的同事,退休工资都是她的两三倍。

你说她不聪明吗?不,那么年轻就考得了高级证书,一入职场就是高起点,自己研究法律都能打赢官司……这真的可以说是很有能力了。但是她把大量的精力和能力都拿来“保护自己”了,哪里有时间来考虑自身发展呢?

不是说捍卫自己的权利不对,而是说凡事总要有个取舍。很多时候,前途真的比赔偿更有价值。

离职见智慧:怎样既走得顺利,又给未来留下资源和机会?

2 任何工作都不是一次性的

看到过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离职经历:

他之前在一家一线城市的大企业工作。但其实从入职开始,他就没想一直做下去。他是看重了单位可以送新员工去当地一所有名的大学读研的机会,而且觉得第一份工作就在这个企业,放到简历上是很光鲜的一笔。

于是,他读研之后,又工作了一段时间,就按照自己的计划离职了。

他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因为在他看来,公司并不缺他这一个人,而且新人干几天就离职,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

但大公司的HR,可都是阅人无数,马上就明白了他离职的原因。

后来他再去应聘别的公司,都不太顺利。他也挺奇怪。直到一次面试,对方犀利地向他问了有关他那次离职的几个问题,他才明白,原来这些公司不仅知道他离职的原因,而且都很介意这件事。

行业内部或地区内有关系的单位之间,会有一个群,有了这个群,很多你想藏的事,根本藏不住。

这个故事讲出来,你可能第一反应是水好深啊人心好复杂啊大公司好可怕啊,但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神秘复杂。

你换到公司的角度去想想:在这么多应聘者中,你排除了其他人,把这个人招进来,给他机会和资源,这是有个信任和期望在里面的。结果对方是个只想着自己的人,在上一家单位拿完好处就走了,而且说走就走,连交接工作都不愿意做——这至少说明这个人很自我,不负责任,没有大局意识。即使他很有能力,你会放心地、安心地把工作交给他吗?

就像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个人形象。这个形象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由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地打造出来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同事、领导、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其实都很清楚。

还是那个两个最朴素的道理:

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要怎么对别人。

离职见智慧:怎样既走得顺利,又给未来留下资源和机会?

3 体面地退场

那么,如何要体面地离职呢?

今天我们简单地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第一种情况,你是受委屈离职的。

还是前面提到的,受委屈可以维权吗?可以。但可以并不等于一定要,更不等于马上要。

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受很大的委屈但他们离职的时候一声不吭吗?

不是害怕,不是没本事,而是现在维权不值当。

因为这时候维权要耗费太多的精力、时间、感情。权利维护了,也就拿了那点补偿金,也就一时爽快了,但你也没工夫做别的了。真正聪明的人,会在做不到的时候等一等,忍一忍,放一放,绝不会为了伤敌一万而自损八千。

这些委屈的事,可能是小事,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淡了,而且你从中学到教训,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亏欠,然后你去改变,这也就不叫吃亏了。职场上走得远的人,都是能吞下委屈的人。

这些委屈,也可能是大事。但是真的,再大的事,也不要为了马上申冤而搞得鱼死网破。除非你有余力、有把握,不然,一定要先咽下委屈。一定要为自己保存实力,一定要先为未来积蓄力量。不要让过去的事拦住你前进的路。

第二种情况,没有委屈,正常离场。那这个离职,也要离得漂亮。

一个是要表达感恩和祝福。

有人觉得既然我要离开,那或者是在这个单位干得不顺心了,或者是有更好的单位给我抛出橄榄枝了,我为什么还要感恩呢?

因为不管你为何离开,你当初入职的时候一定是心怀喜悦和感恩的,你在这个平台上一定是有收获的,你也肯定遇到过帮助你的上司、关心你的同事……这些都是值得你去感激的。

其实,感恩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多好、多知道感恩,而是我们自己需要感恩,需要有感知 恩典、感受恩典的能力。在最不好的处境中也能发现恩典和帮助的人,一定是有洞察力、心怀盼望、思考问题全面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抱怨的角落里。

再一个就是一定要给自己留好后路。

比较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个人形象,另一个是资源和联系。

先说个人形象。职场上的“坏事传千里”都是从离职这一刻开始的。尤其是当你想往上走,当你要去应聘更重要的职位的时候,下一个公司肯定是会对你进行背景调查的。背景调查不会详细到之前单位怎么对你,而肯定是侧重于你的行为,包括你在离职时候的表现。

还是那个道理,这不是“水深”,而是很简单的换位思考:如果你要招聘人,肯定也要去了解他。其实上一家公司怎么对这个人,这一点对你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通过这个人对这些事情的回应,来对他有个初步的评估:他是能忍受委屈的还是不堪一击的?他是能及时止损的还是歇斯底里的?

你看,新公司是要选择这个应聘者,而不是选择这个应聘者的上一家单位。

而留下资源和联系,也是很有必要的。你离开只是因为这家单位现在不适合你了,而不是这里的人都没法交往了。一定不要把你在职业上的决定延伸到个人领域,尤其是不要把消极的感情延伸到具体的人身上。

这里可能有很多你欣赏的人,如果可以相处得好,你们之后可能会一起合作、一起分享资源、甚至一起创业。也不要觉得自己离开了,那原单位的人就会离得自己远远的了。人际关系这件事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与诚意的,结交你爱的人,让你欣赏的人也来欣赏你,不要轻易放弃一段关系。

职场上总会有起伏。感恩过去,放眼未来。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该放的事情上。你未来的路一定会在你脚下变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资源   恩典   应聘者   美文   官司   阿姨   委屈   顺利   权利   形象   智慧   能力   单位   领导   未来   关系   机会   时间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