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祖敬宗——方块字里说“祭祖”

过年过节,作兴祭祖。

尤其大年除夕,家家户户祭祖。祭祖仪式,因地而制。繁简皆宜,心诚则可。

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华夏礼典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祭祀。祭祀对象除天地神灵外便是祖宗,包括国家民族祖先和宗族家族祖先,过去皇家在太庙祭,民间在祠堂祭,在家里祭,这可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里的头条。

崇祖敬宗——方块字里说“祭祖”

祭祖文化除文献记载外,单从堂堂正正的方块字里就可解读出来。比如“祖”字的组合,“祭”字的结构,“宗”字的来历等等,无不蕴涵着丰富的祭祖信息。

“祖”,是由“示”和“且”组合的。“示”,象形字。取象于三只脚支起一块木板,上面放着一口牲,呈祭台或供桌状。(后来以“示”为部首组成的汉字大多与祭祀类事物有关,如礼、祠、祭、祀、神、祐、福、禄、祥等)。

说到这里,宕开一笔,顺便看看“祭”字的结构。《说文解字》中,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也。就是指人用手拿着一块肉放在供桌上献给神灵或祖先——请您老人家吃肉啦,您可要保佑芸芸(众生)子孙哦!

崇祖敬宗——方块字里说“祭祖”

回头再来看“祖”的另一半“且”。“且”,象形字。取象于男根。该字在甲骨文里就代表“祖”字。《礼记·檀弓》里曾子云:“夫祖者,且也”。在远古父系社会里,这可是图腾崇拜物,是男阳的象征。除了繁衍子孙外,还有辟邪的宗教意义(阳刚威武勇猛雄壮)。以致后来人们把“且”字请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了后代祭祀的“祖”。

君不见,这个象形的“且”字,在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古义长存:神庙里供奉的神位、祠堂里供奉的牌位、灵堂里供奉的灵位乃至墓碑是什么形状?不就是一个“且”字么?还有,今天机关单位的内设机构办公室门上或学校教室门上的标志牌不也是一个横放的“且”字么?这正是由“祖先繁衍子孙”之本义而衍取“分支派生”之引申义的。

“且”为象形,“祖”是会意。“祖”字来历既明,“宗”字也就好解了。“宗”也是会意字,上面那个“宝盖头”就是“家”字头,甲骨文写成“介”字模样:有茅屋顶,有柱子,不就是房屋么?“宗”就是把供桌搬到家里来。祖宗祖宗,先祖后宗,不再像原先那样一块儿祭祖了,而是分家而祭,一个“宗”字,蕴含了“后代”或“分支”之义。就是说,树大分桠,人大分家;家大分支,开门列户。繁衍开来,兴旺起来,当然要分家而祭了。

崇祖敬宗——方块字里说“祭祖”

就国家而言,先有祖后有宗则体现在皇帝的庙号上。从汉代起,开国皇帝的庙号多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而自唐代以降,继位皇帝的庙号则一般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辽太宗、金太宗、元太宗、清太宗等。祖者,始也;宗者,继也。之所以这样起庙号,也是缘于先祖后宗这个道理。

就家族而言,同姓同祖不一定同宗。同宗者即可称为“宗家”,当然也应该同“宗祠”。实际上建宗祠修宗谱正是基于“分支”意义而延续香火名份的。此外,与“祖”与“宗”有关的词条,基本义大多也是蕴含了先祖后宗的道理。

至于时下商家广告里的“祖传”、“正宗”之类的用语,虽大多名不副实,但也无非是想攀龙附凤,表明其与原创的脉承关系。

炎黄子孙一脉传,国史方志族有谱。源远流长不忘本,方块字里说祭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象形字   庙号   供桌   方块字   宗祠   组合   象形   先祖   祠堂   太祖   祭祀   祖宗   子孙   祖先   美文   分支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