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自身的格局大小

无事翻闲书,读到三位历史名臣隐忍故事,笔者感到十分感慨:无论什么年代,也无论身在何处,一个人立身处世,人在江湖,连点委屈都受不了,要想成功,自然不易。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擅长行兵打战,被后人赞为“兵仙”。

但韩信早年穷困潦倒,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日,韩信在街上遇到几个小混混,他们看到韩信腰间别了一把长剑,想看看他的胆量如何。一个小混混,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个胆小怕事,没有勇气的人。

后来,韩信协助刘邦打下天下,自己被封为楚王。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在老百姓中一直流传至今。

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自身的格局大小

翻开唐代文学史,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人人会背。然而,他在如何情境下写出这篇文章的,又有几人知晓?

据史料记载:“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革职,被贬往和州。但他毕竟曾是中央大员,如今即使遭贬来地方任副职,按规定也应住在州衙门里,该拥有三间三厦的房子。

可惜,在和州受管的策知事是个势力小人,对刘禹锡甚是藐视,且百般刁难。先让他居茅屋三间,但刘禹锡非但没半点抱怨,反而诗兴大发,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策知事见状,遂将刘禹锡,从城南外搬迁到城北郊野,住房由原来的三间减为一间半,刘禹锡很是满足,又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和州心在京。”

策知事得知后,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他又把刘禹锡折腾到一处更荒凉的地方,住房也缩减到了一小间,刘禹锡研墨挥毫,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自身的格局大小

说到气度不凡,心胸开阔,还有一个历史名人不得不提。这就是作为一代名臣、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曾国藩。

曾国藩20岁左右求学衡阳时,师从汪觉庵。同宿舍里有一个叫杨甫瑞的同窗,是当地有名的富家子弟。杨甫瑞倚仗家里的权势,平时十分骄横,对于学业明显比他优秀的曾国藩,也是处处刁难。

一天,曾国藩坐在窗前,就着窗外的光线大声朗读《左传》,读得正专心,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吼道:“曾国藩,你把窗户的光都挡住了,我怎么看书呀!”曾国藩停下来,侧身一看,是自己床铺对面的杨甫瑞。此时,杨甫瑞其实并未读书,而且他的床靠着窗户的另一侧,也未完全遮住光线。曾国藩很生气,想和他理论,但还是压住了火气,把凳子移到自己的床前,重新读起来。

到了晚上,曾国藩继续在灯下读书,杨甫瑞又冲他喊叫:“白天不读书,晚上玩勤奋,做样子给别人看也要分个时候吧。你现在读书,让我们怎么睡觉?”曾国藩听了,抬头朝他笑了笑,默读起来。

不久,曾国藩考中举人,同窗都纷纷向他祝贺。可杨甫瑞却大发雷霆,冲曾国藩嚷道:“这屋里的风水原是我的,你一来就夺走了。”一旁的同学非常反感,质问他:“曾国藩的书案不是你定的位置吗,怎么现在又反咬一口?”杨甫瑞仍强词夺理地说:“就是他夺了我的风水。”大家都纷纷指责杨甫瑞,倒是曾国藩过来劝解大家,不要为这点小事争论,大家顿时对曾国藩敬畏三分。

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自身的格局大小

曾国藩虽历经磨难,但一次次战胜苦难,以后仕途通达,最终成为晚清将帅之才,这跟他隐忍气度,不能说没有关系。

这三位历史名臣隐忍故事告诉人们: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心里都怀有大格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他三尺又何妨?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句话:成功取决于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格局   哄然大笑   立身处世   知事   裤裆   同窗   门上   胆量   对联   美文   后人   光线   风水   窗户   住房   大小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