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八字诀:“此心不动,随机而行”,你懂了吗

当年王阳明参加科举,屡考不中。这本是读书人心中的耻辱,但是他却非常平淡地说: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这个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六祖慧能刚得了五祖衣钵,去往南方,在途径广州法性寺时,他发现僧人们在争论着什么。

原来是经幡在长风中飞扬着,僧人们看到了此情此景,勾起了心中的佛性,一时间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还有人说风吹幡动。

六祖淡然一笑,他点化僧人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王阳明的八字诀:“此心不动,随机而行”,你懂了吗

此心不动,等待时机,一鼓作气,兵家必胜法宝。

德洪昔在师门,或问:“用兵有术否?”

王阳明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

打仗采用什么战术,胸中自有百万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心如止水,等待时机,这就是战术。

当初,宁王朱宸濠造反,他的雄兵十几万,被王阳明几万兵士击溃。剩下的五万精兵退守鄱阳湖,准备与王阳明决一死战。

宁王取胜心强,采用“连舟为方阵”,船只连在一起,准备以压倒性的优势来消灭王阳明。

这种阵法,手下人都有所顾及,如果采用这种阵法,虽然占据优势,如果王阳明采用火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三国的赤壁大战,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宁王笑了,“《三国演义》彼乃小说家言,焉可当真?”战斗开始,宁王的“连舟为方阵”势不可挡,王阳明的船只被冲得七零八落,王阳明连忙收。

第二天,风向变了,王阳明命人准备好火攻器具,趁着风势,大败宁王,宁王被活捉。

“养得此心不动”,宁王心情浮躁,求胜心切。王阳明“此心不动”,从心态上来讲,宁王已经败阵。

宁王一动,王阳明早已看透了宁王浮躁的心理,想求速胜,于是,抓住弱点,采用火攻,一举击败宁王。

王阳明的八字诀:“此心不动,随机而行”,你懂了吗

此心不动,随机应变,兵者的最高境界。

用兵的要义,王阳明称为“此心不动即为术”,胸中有术,心静如水。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兵法无数,都是讲究战略战术的。打仗,战术虽然重要,你却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才是兵者的最高境界。

历史上把战术作为唯一取胜法宝的人不在少数,赵括发明了纸上谈兵,最终葬送了赵国。

马谡喜欢纸上谈兵,诸葛亮重用马稷守街亭,马稷为了抢占有利地势,不懂得随机应变,放弃水源,最终失败。

王阳明能够成为常胜将军,“此心不动即为术”,心不动,为的是观察敌人如何变化,自己却是以不变应万变。

王阳明去世的前一年,两广发生了叛乱,许多将军平叛失败,朝廷只好再次请出王阳明。

王阳明带着军马,刚到了两广,叛军听说是王阳明来了,竟然投降了,使战无不胜的王阳明锦上添花。

王阳明的八字诀:“此心不动,随机而行”,你懂了吗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大智大勇。

王阳明有句非常精典的话,叫做“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我们的心,就像一湖清水,静谧,清澈,一丝杂念、一点欲望也没有。

对手的心每时每刻都在动,对手的私欲膨胀之时,会象风一样吹过我的“湖面”,让我感受到了对手私欲的存在和起伏,我会捉住他的弱点,给予你重重的一击。

楚汉相争,鸿沟一带,项羽主动跟刘邦握手言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此时,刘邦很高兴,跟项羽打了半辈子仗,屡败屡战,这回,不知道项羽怎么想的,却主动讲和。

两人签完协议,项羽急不可待锦衣夜行往家赶,见江东父老去了。

张良看透了项羽由于战略上的失势,急于停战的心态,此时,正是消灭项羽的最佳时期,于是,他向刘邦提议要宜将胜勇追穷寇,组织人马围歼项羽,把他彻底消灭掉。

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调集军队,十面埋伏,把项羽围歼于垓下,把不可一世的项羽一举消灭。

王阳明的八字诀:“此心不动,随机而行”,你懂了吗

“我心不动”,不仅是王阳明做人的原则,更是王阳明军事思想的根本。

“随机而行”就是王阳明灵活机动的智慧之所在。

心不动,则不痛,很多时候,我们的冲动和担忧,不过是修心不精的苦果。

凡事,保持平静的心态,没有更多的欲望,即看透了人生,又能看透了人性的弱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慧能   两广   项羽   火攻   随机应变   方阵   阵法   纸上谈兵   私欲   刘邦   僧人   美文   弱点   战术   说是   心态   王阳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